時間:2023-10-09 06:29 來源:中醫(yī)中藥 閱讀量:8331
功能主治
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軟堅散結(jié)。主痰熱壅肺;咳喘痰稠難咯;小便淋瀝澀痛;癭瘤瘰疬。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水飛后吹耳或點眼。
注意
虛寒咳嗽患者禁服。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水花……江海中間,久沫成乳石,故如石水沫,猶軟者是也。
2.《本草衍義》: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無出此石。玲球,肺之象也。氣味咸寒,潤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熱,止咳嗽而軟堅。清其上源,故又治諸淋。
3.賈所學(xué):海石,味咸能降火,又能軟堅,故力降熱痰、軟結(jié)痰、消頑痰;因其體浮,專主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間消化凝結(jié),化痰丸中必用之藥也。
臨床應(yīng)用
1.海蛤散:海浮石100g,蛤殼200g。以上二味,共研細粉,過60目篩,混勻,即得。本品為灰白色的粉末;味淡。功能順氣化痰,清肺平肝。用于肺虛咳嗽,氣急痰粒。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布袋包煎。
2.消癭順氣散:海浮石45g,海藻45g,海帶45g,昆布45g,蛤粉45g,浙貝母60g,地黃60g。以上七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袋裝12g,即得。本品為黃褐色的粉末;氣微腥,味微咸。功能消癭散結(jié)。用于肝郁結(jié)引起的項部癭瘤,瘰疬結(jié)核,腫硬不散,年久不消。口服,每次6g,每日2次。(《北京市藥品標準》1983年)
摘錄
《中華本草》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nèi)容為本網(wǎng)站轉(zhuǎn)載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wǎng)無關(guān)。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