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3 15:23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4756
今年伊始出現了一個熱詞特種兵式旅行——
特種兵式旅行的動機析
2023年伊始,我國旅游行業中出現了一個爆紅熱詞——“特種兵式旅行”,指以在校大學生和職場新人為主的青年群體在周末或節假日,利用最少的時間和金錢游覽盡可能多的景點,品嘗美味佳肴的旅游行為。“主打效率、只求去過”“時間緊、任務重”成為他們的旅游口號和宣言。要合理理解特種兵式旅行現象,需要扎根于當下青年群體的具體現實經驗,進入青年特種兵式旅行者的內在世界。
旅游動機通常分為以自我為中心的需求和以他人為導向的動機。前者表現為尋求娛樂、安靜、休息、放松、刺激和新奇等,后者表現為尋求獲得社會地位或人的吸引力等。青年特種兵式旅行自然也是由動機驅動的行為。
擺脫單調與緩解壓力
對大多數特種兵式旅行者來說,旅游是一種讓他們從學習、工作的單調環境中解脫出來的方式。社會人類學家認為“旅游代表著游客對本真性的追求,是反抗生活異化的方式”。法國作家西爾萬·泰森認為“旅游是擺脫常規、單調、熟悉的一種方式”,特種兵式旅行讓青年群體暫時離開現實,體驗一種身份轉變,從而發現自己“本真”。青年群體普遍承受學業或職場所給予的壓力,而旅游能使其“懸置”壓力而專注于旅行本身,獲得精神的休息。
收獲經驗與掌握知識
旅游具有一定新奇性,新穎性使得游客獲得新的人生經驗和全新知識,青年通過特種兵式旅行體驗各地人們如何生活并作為自己生活方式的參照。對于青年群體而言,特種兵式旅行還是一種自我培養的形式。有社會學者提出,“旅游與度假是重塑和重組身份的一種手段”。旅游超脫書本教育,是“行萬里路”的鍛煉,能夠培養青年獨立應對挑戰的能力。“生活是曠野,不是軌道”,旅游增加了青年群體的閱歷,實現了他們的自我發展。在無窮無盡的體驗之中,他們不斷找尋著自己向往的未來的模樣,所見所聞都是寶貴經歷。
游戲玩樂與挑戰自我
旅游是“旅行”和“游樂”的有機統一。游戲是伴隨著快樂的廣泛的人類活動形式,是“自我決定”而非“他人決定”的行為選擇。特種兵式旅行具有游戲屬性,只不過這種游戲是借助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在廣袤的大地上展開的,并在短視頻等社交媒體的分享中獲得樂趣。旅游是一種激動人心的高峰體驗,青年群體通過特種兵式旅行尋找樂趣,生成了很高的娛樂價值。特種兵式旅行同時具有冒險意義上的挑戰性。有心理學家把旅游者分為探索型、保守型和中庸型三種類別,特種兵式旅行屬于探索型旅游。與保守型游客、中庸型游客相比,特種兵式旅行者并不只是為了休閑,同時還受到探險和挑戰動機的驅動。他們懷抱冒險、實驗和探索動機,致力于在窮、苦、緊等各種條件限制之下完成挑戰。
社交需求與青春儀式
有旅游學者把游客的旅游動機分成四類:身體放松和休息、體育活動、醫療保健或治療等在內的身體激勵,結交朋友以擺脫生活中的日常煩惱的人際激勵,了解其他文化傳統的文化動機以及獲得他人尊重和認可的地位和聲望激勵。面對旅游“急行軍”,特種兵式旅行者并不感到倉促,原因在于“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朋友的陪伴是特種兵式旅行重要的價值。對于青年群體來說,特種兵式旅行的“此時”正是跳脫青春的“節點”,他們試圖以這種方式鐫刻下青春印記。“趁年輕來一場極限挑戰”成為一種代際的集體激情,“青春在當下,自由在當下”成為一種代際心態,由此,特種兵式旅行成為青春認同的確證。認同直接指涉“我是誰”“我們是誰”“從何而來、到何處去”等問題。身份認同是特種兵式旅行者通過經歷以及反身性所理解和認識的自我。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