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7 22:04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9638
2023年12月29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資助、西安交通大學主辦的“磁與生命健康”發展戰略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及來自我國近30所高校的物理、材料、生物、臨床和工程等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磁與生命健康發展戰略”,展開跨物種、跨系統、跨尺度、跨領域的深入討論,旨在從全新的“磁”角度全面展望人類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為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以及構建學科優勢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議。西安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別朝紅主持會議。
王樹國校長在致辭中表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自然科學體系構架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21世紀是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的時代,醫工交叉融合是引領生命健康領域大跨步發展的必由之路,自然科學必將在生命科學領域得到綻放。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繼續探尋生命本源乃至發展規律,在生命科學領域引領世界發展,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實現更大突破,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多作貢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副主任潘慶在致辭中指出,以功能磁共振成像、磁性生物材料和標記物、心磁圖、腦磁圖等診斷相關新技術,以磁熱療、磁場康復裝置和磁外科等新型治療方法為代表的技術獲得了長足發展,促進了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的召開,梳理出磁與生命健康領域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從交叉科學研究本質特征出發,不斷探索創新舉措,形成新思想、新認知,共同推動磁與生命健康科研范式變革與理論創新,為我國生命健康領域科技自立自強開辟新賽道,開創領先地。
北京大學韓啟德院士指出,磁與生命健康發展戰略研討會的召開很有意義,磁與生命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將對生命奧秘的揭示和醫學技術的發展產生大的影響。超高靈敏度極弱磁場的測量已經能夠實現,相信磁與生命健康領域的研究一定會取得快速發展。韓啟德院士真誠希望與會專家各抒己見,勇于跨越學科界限,促進不同學術思想的交流碰撞,開拓磁與生命健康交叉研究領域的新方向、新思路,促進相互合作,逐漸形成磁物理生物醫學的學術共同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房建成院士作了“超高靈敏極弱磁場測量技術的醫學應用”大會主題報告,從人體功能信息成像測量技術出發,提出“零磁醫學”研究思路:臨床實踐提出問題,基礎研究提出方法,最后回歸臨床驗證,通過科學基金開展有組織科研,推動科研范式變革。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呂毅教授作了“磁醫學發展趨勢和研究焦點”大會主題報告,首先介紹了磁醫學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現狀,進一步展示了磁外科診療技術突破的要點和難點,最后提出了磁醫學未來發展規劃,重點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展攻關,促進磁醫學成為引領醫療領域未來發展的重要科技力量。
研討會圍繞磁基礎理論、磁致生物學效應、磁診療技術前沿、未來磁醫學等四個方向設置了8個專題報告,分別由王秋良院士、沈保根院士、鄭海榮院士和李校堃院士主持。與會專家重點研討了磁與生命健康領域的研究現狀和面臨的挑戰,針對未來可能取得重大突破方向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三處處長杜全生處長做總結講話,他表示,磁與生命健康的發展基本上覆蓋了所有的二級學科,是一個相當大的學科體系。交叉學科關注磁與生命健康領域,正是因為該領域的極端重要性和發展潛力,這是一個常做常新、常做常有、能夠不斷給科技發展帶來新手段、新領域、新問題的地帶。杜全生表示,希望在推動原有學科領域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將物理、材料、信息等學科的思路和方法滲透進生命健康領域,提出本質問題,共同圍繞共性問題攻關,不斷推動交叉領域產生新知識、新認知、新方向;切實從科學性、重要性、必要性、交叉性、可行性角度選合適的切入點,凝練明確清晰的目標,共同推動磁與生命健康的進步。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