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4 14:03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14830
“患者股骨頸骨折,從澳大利亞專程飛回國治療,一個微創小孔解決問題。”1月29日,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醫生孫甫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字里行間流露的職業自豪,令看到這個信息的人都感受到一名醫者的幸福與獲得感。
意外受傷后 嘗試尋求國內醫療支持
患者羅大姐今年65歲,2023年圣誕節前去澳大利亞探親旅游,原本計劃暫居一段時間,順便幫女兒帶帶孩子,不料剛去沒多久便不慎摔了一跤,一開始痛感不明顯,休息了一晚后卻感到左腿髖關節痛到不行。羅大姐遂前往社區全科醫生處就診,經初步篩查后,轉至影像中心拍片。1月27日,羅大姐拿到了影像報告,顯示其左側股骨頸骨折,全科醫生建議轉往專科醫生處診斷并商議手術方案。
想到還要給社區寫推薦信和層層轉診的不便,羅大姐一時沒了主意,就將影像報告發回給國內的親屬尋求幫助。恰好羅大姐的親屬了解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近期開展了在國內外都屬先進的微創髖關節置換術,遂帶著羅大姐的影像報告找到骨科副主任醫師孫甫咨詢。孫甫仔細查看了羅大姐的影像后表示可以做微創,建議其回國治療。
啟程歸國后 一日之內順利手術
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羅大姐當天就在家人的陪同下搭上了回國的航班,從廣州轉機回到西安,落地后直接入住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此時是1月28日晚上12:00,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在羅大姐踏上歸國路途的同時就已安排好床位,并做好了相應的診查準備。
次日一早,孫甫帶領骨科關節組查房,再次仔細查看了羅大姐的X線影像。經討論后認為65歲的年紀相對較年輕,從X線的表現看骨折移位不明顯,考慮可行保髖微創手術,保守治療的遠期效果比起髖關節置換會更好,于是便安排羅大姐進一步做CT檢查。經三維影像下觀察,患者其骨折位置良好,符合微創保髖關節治療指征。
改變手術方案的計劃確定并取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后,2月29日,羅大姐便在全麻下接受了手術。首先經牽引床復位,孫甫在透視下對該患者骨折部位進行牽引復位,然后從股骨外側經股骨頸穿入三枚空心螺釘。下午3點,手術順利完成。
從手術室出來后,完滿為患者解決問題的孫甫難抑內心的滿足感,便分享了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條朋友圈。
從羅大姐在澳洲拿到影像報告,向國內親人求助,決定回國治療并踏上歸國旅程到確定手術方案,最后完成手術計劃,前后僅用了兩天時間,這為其骨折損傷的治療和預后爭取到了最佳的時間窗。
羅大姐的家人表示,“從咨詢到做手術的全過程,無論是骨科專家對治療的分析解釋,還是科室的服務照顧,都特別仔細周到,術后恢復得也挺好,就醫感覺非常便捷流暢,實現了全過程無縫銜接。感受到我們國內醫療發展得這么好,我們也覺得非常滿意,非常開心。”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