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22 22:12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4346
小伙任性鍛煉,指標超正常值150倍!
如何鑒別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與常見的肌肉酸痛
近日,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科接診了一位23歲的男性患者,小伙自述最近鍛煉上肢強度較大,感覺肌肉拉傷了,想借助中醫針灸康復。但是接診醫生發現了異常。
“他的肌肉尤其是肱二頭肌比較僵硬,直呼疼痛,手臂都不能打直。大部分人進行過強度較大的鍛煉之后,的確容易出現肌肉酸痛的癥狀,但很少出現手臂不能動的情況!于是我想著先給他肌肉做個B超檢查!”針灸科主治醫師程鉥濼介紹說。
“結果顯示,其肩部上肢的肌肉出現廣泛的腫脹,回聲紋理模糊不清,和正常的一看就不一樣,因為它的范圍比較廣。我們就懷疑是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超聲科副主任醫師李亞洲回憶,“當時小伙精神狀態還不錯,檢查完就準備回家了。我們反復和他溝通,建議他抽血做血液生化檢查。這一查不得了,其中肌酸激酶指標竟是正常指標的150倍!”截至記者發稿,患者仍在住院治療。
體衛融合運動醫學門診副主任中醫師王金勇告訴記者,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橫紋肌細胞受損、溶解,從而導致細胞內容物(包括鉀、磷酸鹽、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和尿酸)釋放進入細胞外液及血液循環,最后從腎臟排出,導致電解質紊亂、低血容量、代謝性酸中毒、凝血障礙以及肌紅蛋白腎病,有30%的人可能會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并可導致死亡。
劇烈運動后可能出現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為乏力、肌肉腫脹及觸痛、醬油色尿“三聯征”,嚴重的可以有發熱、全身不適、惡心、嘔吐、精神錯亂、精神激動、譫妄、少尿或無尿等。
那么如何鑒別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與常見的肌肉酸痛呢?王金勇介紹,運動導致的肌肉酸痛,常見于突然加大運動量、非習慣性運動及力量訓練后12-24小時發生的特有的肌肉酸痛,由于這種酸痛不是發生在運動后即刻,而是在運動后數小時,所以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主要表現為肌肉疼痛、僵硬等癥狀,24-48小時達到峰值隨后逐漸減輕。
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肌肉疼痛癥狀則是運動后很快就會出現的不適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適感逐漸加重,且不會在24小時內逐漸減輕,不會像延遲性肌肉酸痛那樣因為平躺等休息姿勢而減輕,肌肉還可能會出現“波動感”等腫脹現象。 通訊員 楊璞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