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07 14:41 來源:人民網(wǎng) 閱讀量:9581
夏末秋初,折磨了人們200年的花粉過敏癥又來了。當前,花粉過敏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公共衛(wèi)生議題,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變態(tài)反應科副主任醫(yī)師李麗莎表示,全球花粉過敏的流行有日益嚴重的趨勢。
一接近花粉季,李麗莎就特別忙碌。每年早至7月,晚至10月,以蒿花粉和葎草花粉為主的致敏花粉就會擾得我國長江以北的過敏患者日夜不得安寧。
為什么有些人會花粉過敏?李麗莎介紹,花粉過敏癥有遺傳傾向。從醫(yī)學機制上看,當首次花粉變應原暴露后,人的機體會產生特異性IgE抗體,結合在效應細胞表面,此時機體已呈致敏狀態(tài)。如果其后發(fā)生第二次花粉暴露,人體內的一系列信號就會被激活,并釋放過敏炎癥介質,導致過敏癥狀的產生。
流涕、噴嚏、鼻塞及鼻癢幾乎是所有花粉過敏癥患者的“標配”,同時也常合并結膜炎。還有部分花粉過敏的患者可能會進展為哮喘,出現(xiàn)咳嗽、喘息、憋氣的癥狀。
花粉過敏的流行為何呈現(xiàn)日益嚴重的趨勢?李麗莎分析,學界認為氣候變化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增加了約1℃。植物的授粉日期也隨氣溫的改變而發(fā)生了變化。例如,有研究表明,1990年至2018年期間,北美花粉季節(jié)提前并延長了約20天。同時,較高的二氧化碳水平促進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花粉產量也隨之增加,不僅如此,二氧化碳還能增加花粉過敏原蛋白的致敏性。此外,極端天氣也會對花粉過敏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例如雷暴天氣就容易誘發(fā)“雷暴哮喘”。
在花粉過敏癥流行愈演愈烈的當下,應對的醫(yī)療手段也有所增加。
李麗莎介紹,首先,患者可使用抗組胺藥等多種常見的對癥治療藥物來控制癥狀,此類藥物有各自的禁忌癥和副作用,通常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此外,近年來,新興的生物靶向藥物也能夠很好地減輕花粉季患者的過敏反應,其使用方便,每2-4周注射1次即可,但價格較高。再者,也可使用免疫療法,通過長年注射藥物阻止病情的發(fā)展。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wǎng)站轉載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wǎng)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