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4 21:18 來源:東方網 閱讀量:17380
東方網記者范易成4月4日報道:“由一流大學承擔部分中小學教師骨干的培養輸送任務,可以更好地將科學精神、創新意識、研究能力等內容融入基礎教育,是師范教育的有益補充。”4月3日,復旦大學啟動“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面向未來,培養中小學教師。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表示,學校作為首批承擔培養任務的試點高校,將以“強教必先強師”的使命感,發揮高水平基礎學科優勢,制定高標準人才培養方案,凝聚高素質教學團隊,配置高質量教育資源,全力服務基礎教育師資隊伍高質量發展,為教育強國建設做貢獻。
2023年起,國家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選拔專業成績優秀且樂教適教的學生作為“國優計劃”研究生,在強化學科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系統學習教師教育模塊課程,為中小學輸送一批教育情懷深厚、專業素養卓越、教學基本功扎實的優秀教師。
作為首批試點的30所高校之一,復旦積極響應“國優計劃”,本著“強教必先強師”的使命感推進計劃建設,把推進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納入到學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總體規劃。
據介紹,“國優計劃”的研究生需要首先獲得理工科院系的推免資格,通過由相關學科、教育學、基礎教育名校校長組成的專家團隊考核,方可獲得相關理工科院系的“國優計劃”的錄取。同時,學生需要在高質量達成理學碩士、博士畢業學位要求的同時,修讀26個學分的教育學課程和實習實踐。
2023年秋季起,復旦先行從優勢學科院系:數學科學學院、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等6個院系開展試點,首批錄取53名推免生,“雙一流”建設高校生源占比98%;從9個院系和科研機構二次遴選錄取20名在讀研究生,首批錄取優秀生源共計73名,在試點高校中名列前茅。
“國優計劃”具體如何實施?復旦大學聚焦“教師勝任力”,提出了培養目標:為國家培養師德高尚、學識博通、專業精深、鐘情教育事業、兼具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新時代學習型、研究型教師。為此,復旦開展了系統的設計和培養創新,包括建設指向未來教師勝任力提升的課程體系,為“遷移而教”的教學方式,致力于“無縫銜接”的職業準備等一系列舉措。
下一步,學校將與長三角地區的市區教育局開展合作,探索建立“國優計劃”研究生訂單式培養制度,共同探索高校與區域共同推進教師教育職前職后一體化建設的制度和機制,從而為構筑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奠定基礎。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