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1-10 23:47 來源:新華網 閱讀量:14148
近日,湖北大學舉辦“雙十行動”計劃駐外研究機構推介暨校地合作洽談活動,與會嘉賓圍繞“產研融合增添區域經濟新動力,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加速度”的主題開展深入交流。
湖北大學黨委副書記侯勇在活動中介紹說,自2021年啟動實施“雙十行動”計劃以來,學校不斷引導高水平人才、高質量成果走出校園,走向市場,逐漸形成了一套基于學科特色的科技服務體系,推動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學校持續賦能駐外研究機構平臺建設,體制機制保障措施不斷完善。
活動現場,湖北大學9個駐外研究機構先后上臺進行平臺展示、成果推介。“我們的技術包括高抗車轍路面技術、樹葉除塵技術、泡沫輕質土技術和石粉路基技術等。”湖北大學麻城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黃修林說,這些技術已實現落地推廣,近年來在麻城和武穴分別吸引了2億元和1億元投資。相關技術成果獲得2022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研究院獲批2023年度湖北省新型研發機構。
“自2021年以來,圍繞多元醇等產業升級和綠色循環經濟,合作研發16個項目,相關項目正在建設生產線。”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卞平官介紹說,宜化集團與湖北大學聯合打造了宜都產業技術研究院,圍繞生物醫藥和精細化工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科技攻關。
湖北大學珠海研究院是湖北大學設立的第一個駐外研發機構,聚焦軟件和集成電路設計、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新材料等領域,湖北大學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開展校企合作,打造集產業共性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項目孵化與雙創人才培養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新平臺。
“歡迎大家來利川,我們研究院有好米、好菜和好茶。”利川生態產業研究院院長李亞東說,立足生態資源稟賦,研究院與多家企業合作,幫助當地提升種植技術、預防病蟲害。
潛江小龍蝦全國聞名。湖北大學潛江產業技術研究院團隊研發的基于無線傳感器和無人機低空遙感的高效多層次時空感知技術,結合養殖經驗與大數據,實現小龍蝦養殖過程高精度、實時監測與決策管理,每畝可增效400元,已獲得水產養殖信息化知識產權4項。
據介紹,2021年湖北大學啟動實施“雙十行動”計劃,圍繞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與新材料等十大重點產業,在省內外建設十個“湖北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結合地方特色產業需求,協同開展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究,推動專家學者為地方發展服務。
目前,學校已在麻城、利川、黃石、宜都、潛江、武漢東西區以及揚州、珠海、長三角等9個地區掛牌并實體化運行研究機構。
湖北大學武漢臨空港開發區產學研合作創新中心立足臨空港經濟開發區,積極推動當地企業與湖北大學前沿技術對接,推動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
湖北大學黃石產學研合作創新中心聚焦光電信息產業,通過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升級。
湖北大學揚州技術轉移中心將以揚州為支點,立足江浙,輻射長三角,結出更多的成果。
湖北大學長三角產業合作區創新中心立足區位優勢,打造長三角綠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產業合作新典范。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校地合作洽談會,企業發榜,學校揭榜。中冶武漢、硒盛源藥材、浙江鋒凌科技等7個省內外企業輪番上臺介紹企業技術需求。來自湖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的校內科研團隊揭榜對接,現場達成七項校企技術合作項目簽約,合作金額近3000萬元。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