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2-01 00:29 來源:新華網 閱讀量:9006
近年來,興化市釣魚鎮南趙村以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為主線,以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為主攻方向,以助力鄉村振興為目的,以“規模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生態化發展”的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在鞏固傳統種植業、養殖業的基礎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特色產業,鋪就強村富民路。2023年,南趙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81.23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213.96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萬元。
筑巢引鳳“引”項目
南趙村“兩委”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多次洽談,成功招引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興化市聯富食品有限公司”駐村投資興業。該企業常年生產各類脫水蔬菜及調味品,產品遠銷東南亞諸國。借助公司落戶我村這一契機,村“兩委”主動與企業對接聯建,采取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引領,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及企業為紐帶的聯農富農聯結模式,流轉180多畝土地建成蔬菜種植基地,主要種植大蔥、包菜、芋頭等蔬菜,所產蔬菜作為公司加工原料之用,解決了本村100多名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全村在公司務工收入達300多萬元。
因村制宜“孵”產業
南趙村黨組織把發展高效特色農業作為農民增收的亮點來抓,采取切實措施,發揮本村資源優勢,吸引能人來村發展各類特色產業。2019年初,南趙村積極引進本村在外種茶能人唐勇回村從事茶葉生產,并協助其向農戶依法流轉耕地100多畝,創建了青奇茶場,常年種植白茶、龍井、黃金芽等品種的茶樹。目前茶葉已到盛產期,年炒制1000多公斤“地產茶”,平均每公斤1500多元。茶場所加工的“地產茶”產銷兩旺,效益可觀,為40多名村民提供務工的平臺。本村能人楊家法種植的83畝山西大棗,去年也開始掛果,以每斤5元的價格對外銷售,市場反響較好。青年農民陳軍種植的30畝陽光玫瑰葡萄,去年平均畝產量超過3000斤,被廣東一家水果銷售企業以每斤9.5元的價格田頭收購,畝均純收入近萬元。
集腋成裘“盤”資源
村里大面積的機動田散在村民手中,如何“盤”出增量,“算”出效益?南趙村充分發揮鄉村治理“積分制”功效,組織有威望的老黨員、村民代表廣泛宣傳“小田變大田”規模化經營的好處,引導土地流轉雙方的眼光從眼前利益向長遠效益轉變。鼓勵原承包戶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給種田能手、種植大戶,按照“承包權不變,經營權連片,滿足不同主體經營需求”總體思路,開展“小田變大田”改革試點,設立自種區和流轉區,優先讓小農戶“種好田”,方便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好種田”,真正讓農民群眾成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全村共流轉土地2765畝,其中興化市昊豐糧食種植家庭農場流轉1100多畝土地組建成優質稻米生產基地,農戶每年從土地流轉帶來的財產性收入達330萬元、村集體每年增加服務性收入20多萬元。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