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8 09:19 來源:網絡 閱讀量:5672
以深化戶外運動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持續激發戶外運動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優先恢復和擴大消費。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和國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戶外運動逐漸成為一項大眾化的運動。回歸自然,親近自然,人們更愿意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體育鍛煉,戶外運動市場面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前不久,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了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科學統籌、協調聯動,共同推進戶外運動產業發展。
目前,我國戶外運動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戶外運動專業人才數量少、設施和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等。要深化改革,加強創新,努力突破發展瓶頸,推動戶外運動產業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政策推動,加快培育戶外運動產業發展主體。著力培育戶外運動龍頭企業,通過強強聯合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相關企業應主動把握產業融合發展新機遇,以“戶外+”和“運動+”開拓市場。基于綠色發展的理念,規劃設計產品,使產品和服務更好地滿足渴望親近自然的消費者的需求。
科技賦能,創新戶外運動消費新模式。發展戶外運動產業,需要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開發智能騎行、智能劃船、模擬飛行等線上產品和服務。鼓勵戶外運動裝備店成為沉浸式體驗中心、創新科技展廳和品牌文化中心,探索個性化、智能化、時尚化的戶外運動消費新業態。推動戶外運動消費場景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融合,挖掘戶外運動消費潛力。
優化服務,加強戶外運動服務保障。完善戶外運動消費政策,引導和支持各地開展融合文旅多種業態的消費促進活動,營造戶外運動消費氛圍。鼓勵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戶外運動產業相關課程,創新戶外運動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壯大專業人才隊伍。要加強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安全防線,確保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續。
推動戶外運動產業快速發展,促進和擴大體育消費,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流通為主體、國內國際雙流通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的應有之義。以深化戶外運動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激發戶外運動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戶外運動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構建發展新格局貢獻力量。
人民日報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