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7 06:15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15632
如何在老齡化、甚至深度老齡化的趨勢下同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如何用數字化的手段改造、升級傳統中醫藥產業?如何通過國際化的手段推動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在2023年海南博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與會的圓桌嘉賓給出了各自的思考。
中國抗衰促進會會長朱怡霖認為,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和慢病高發時期,每個人怎樣活得健康、活得有生命質量,是當下和未來的重要社會議題。中國抗衰老促進會在抗衰老標準和課題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和百度聯合發布《中國人衰老指數》,出臺抗衰老的抗氧化標準等,未來要更充分地利用中醫藥的優勢作用,尤其在預防疾病、保健、治未病等方面的優勢,將抗衰老的陣地“前移”。
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資深副會長張文虎說,對藥品適老化改造的科學研究還需要很多基礎工作加以完善,進而形成完整的科學基礎和理論。同時,適老化改造需要社會各個階層、機構形成共識,這樣才能匯聚更多的資源,促進持續發展。通過引入國家和社會資源,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產業鏈藥品適老化的各種實踐。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與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郝曉寧也認為,我們衛生健康體系正在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轉變,未來更要圍繞為老年醫療服務特點去進行優化和提升,要突出老年友善、老年醫療的色彩。這就意味著,從診前、就診到病中、到診后這樣一個全流程的改造。她認為,健康問題其實也是一個民生問題,需要有一個強大的保障體系去做兜底,這既包括醫療保障制度的設計,也包括社會保障制度的強化,再加上多樣化,多元化的健康管理,從而實現老齡化社會健康服務需求的多元化滿足。
無限極有限公司副總裁胡貞忠強調了國際化對中醫藥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作用。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快速推進,讓中醫藥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核心部分,也被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所了解、接受、欣賞、喜歡,但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他說,企業競爭是必然的,中醫、西醫的競爭也是必然的。一方面,我們要繼續用中國元素進行國際表達,擴大傳播;另外一方面,也要始終堅持品質優先、創新優先,特別對核心技術這一塊,多進行中外溝通交流合作,進行中西融合,讓我們的中醫藥道路更寬、更廣。
談到中藥現代化和智能化的問題,濟民可信醫藥產業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范迅說,濟民可信作為以中醫藥發展壯大的企業,一直在推進企業中藥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在研發端,我們一直致力于中藥優勢品種的迭代開發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在制造端,我們一直推動中藥口服劑型先進制造與數字化技術的融合這一重大科技項目的示范效應,引領中藥智能化制造。
新華社新華健康信息平臺主任熊湘怡表示,中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時代給出的重大課題,新華社愿意同社會各界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充分發揮其作為耳目、喉舌和智庫的作用,共同推進中醫藥的大發展、大繁榮。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