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2 08:29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6050
昆明的施先生是一家服裝公司的副總經理,經常有各種應酬活動,頓頓大魚大肉,煙酒不離手。
三年前,施先生在公司安排的年度身體檢查中,查出腸道出現了一個息肉。當時解讀報告的醫生提醒,息肉雖然不是什么嚴重疾病,但一定要定期安排復查,監測息肉會不會存在惡化趨勢。
日常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的施先生根本沒有把醫生的話聽進去,也沒有再去檢查息肉情況,就這樣四年過去了。
最近,施先生出現了便血、下腹部疼痛等癥狀,到醫院檢查發現,當初的息肉發生了癌變,現在已經是腸癌中晚期了。
故事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都會疑惑:腸道長息肉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所有腸道息肉都會發生癌變呢?
腸道內長息肉的常見原因
當前,對于人類腸道息肉的緣由,尚沒有肯定的答案。國內外的文獻報告普遍認為與以下的這些因素都有一定關聯性:
·年齡以及遺傳因素:隨著人的年齡逐漸年長,腸道出現息肉的風險會增加。同時,腸道息肉的發生也與家族病史有關,家族近親曾出現息肉病、結直腸癌等腸道疾病的人群,出現息肉的幾率會高不少。
·飲食習慣:很多的醫學相關文章都指出,高脂肪含量、低膳食纖維含量的飲食習慣與結腸息肉的生成有關。
·消化系統的膽汁代謝異常:有研究提到,膽汁中的石膽酸、膽汁酸及其代謝物質等存在誘發腸道產生腺瘤性息肉的可能。所以膽汁代謝異常或增加息肉發生的概率。
·腸道慢性炎癥或炎癥性腸病:如慢性腸炎、克羅恩病以及潰瘍性結腸炎等腸道疾病的發生,也會提高息肉的罹患風險。
·長期存在便秘問題:便秘可能增加患者腸道內的壓力以及存在反復慢性刺激,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息肉的形成。
·酗酒與吸煙:長期酗酒和吸煙是各種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同時,也可能增加腸道息肉的發生風險。
·胃腸道菌群失衡:目前有研究人員發現,人類胃腸道菌群失去平衡會增加腸道息肉形成的風險。
·免疫力比較差及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免疫能力較差、肥胖癥、冠心病、胃十二指腸慢性潰瘍等疾病的患病人群,形成息肉的風險更高。且美國華盛頓大學有一研究報告指出,Ⅱ型糖尿病的女患者與未患病的女性對比,出現結直腸息肉的風險增加百分之80。
是否所有的腸道息肉都會癌變?
首先,不是所有的腸道息肉都會發生癌變,但確實存在個別類型的腸道息肉潛藏著一定幾率發生癌變。
其中,臨床最常見的可能出現癌變的是腺瘤性的腸道息肉,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
此外,其他常見類型的腸道息肉,例如炎癥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出現癌變的幾率基本很小。不過無論如何,只要檢查發現自己的腸道形成了息肉,都要特別關注及監測,以便在最早期發現和處理潛在的癌變風險。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