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4 22: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18106
剛剛過去的2月,有脫口秀演員在社交媒體上稱,“頭孢喝酒根本死不了,除了胃有點不舒服,一點事沒有”。可別誤導人了,雙硫侖樣反應,嚴重時可致命!來看2月科學流言榜。
流言1 有的人吃完頭孢類抗生素再喝酒,除了胃會有點不舒服,一點事沒有?
真相 很多頭孢類抗生素遇上酒精會引發“雙硫侖樣反應”,反應嚴重程度與藥量、飲酒量及個人體質相關。有時“頭孢就酒”之后沒事,可以說是萬幸。很多時候,雙硫侖樣反應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所以醫藥專家建議,吃完頭孢7天內不能喝酒,同樣的喝酒后一周內也不能吃頭孢。
流言2 常吃用酵母制作的面食,對胃部有害,容易引發痛風,還可能有致癌風險?
真相 酵母在饅頭、面包等面食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但酵母的發酵和產氣能力受溫度、面團組成的成分、pH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溫度超過60攝氏度,酵母就無法存活,更不可能發酵產氣。
從成分來看,每100克酵母的嘌呤含量為559毫克,確實可以歸類于高嘌呤物質,但酵母僅是發酵劑,并不單獨作為食品食用,因此對痛風患者的影響微乎其微。
有說法認為,酵母在高溫狀態下,會使面粉當中的蛋白質和糖分發生轉化產生新的香氣、色澤以及味道,再經過美拉德反應,會產生一些有害的致癌物質。但實際上,酵母主要在發面階段產生作用,在超過60攝氏度的環境下就會失活,更不會在高溫下起反應。
流言3 每天喝夠8杯水有利于身體健康,否則就會缺水?
真相 不同年齡段、性別、國家的人需水量是不同的,“8杯水”這種一刀切的健康建議并不適合對個體進行精準化健康指導。
人體每天的“水周轉量”即水的總交換量,包括了我們攝入的水分和流失的水分。然而,水周轉量并不等于我們每天實際的飲用水量。例如,一名20多歲的男性每天的水周轉量為4.2升,但并不需要飲用4.2升的水,因為人體代謝和體表水交換可提供其中的15%,其余85%的需水量來自食物和飲水,如果食物和飲水各半,則該年齡段男性每日平均飲水量為1.5—1.8升。女性飲水量略小,一位20多歲的女性,每日的飲水量可能為1.3—1.4升。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