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14 10:15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10955
近日,“直觀復星總部產業基地啟用儀式”在滬舉辦。據悉,該基地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這也是美國直觀醫療公司在亞太地區最大的研發、生產和培訓一體化基地,新總部基地啟用初期將聚焦于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及Ion系統部分配件的生產。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多款國產手術機器人的獲批上市,說明產業創新研發能力不斷提升,對相關臨床拓展應用也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在市場需求、政策支持、技術進步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國產手術機器人產業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推動中國本土化研發制造
直觀復星是美國直觀醫療和復星醫藥于2017年聯合在華投資成立的企業。據公司介紹,國產達芬奇新產線的啟用將進一步加速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國產化進程。Ion耗材產線所生產的柔性活檢針,是目前為止同類別產品中外徑最小的一款。
“直觀復星總部產業基地的啟用是直觀醫療實現在華投資發展承諾的體現。”直觀醫療全球總裁、直觀復星董事長戴夫·羅薩表示,未來,直觀復星總部產業基地將擴大與醫療服務機構的合作,通過采用高質量的創新解決方案,助力醫療資源可及性。
復星國際執行董事、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表示:“直觀復星總部基地的落成,是復星醫藥和直觀醫療合作的又一個里程碑,我們將全力以赴支持和推動中國本土化研發制造,期待直觀復星能夠為中國手術機器人產業貢獻更大價值。”
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表示,直觀復星的成立和發展,正是依托上海開放、國際化的創新氛圍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實現了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本土化研發與生產。復星醫藥將與直觀醫療等全球最優秀的合作伙伴一起,進一步提升創新醫療技術在中國的可及性,積極推動更多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及產品落地中國。
手術機器人產業迎機遇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機器人產業發展方興未艾。近年來,我國手術機器人商業化進程加速,多款國產手術機器人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
“我們很高興看到多款國產手術機器人的獲批上市,這說明產業創新研發能力在不斷提升,對其在臨床的拓展應用也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吳以芳表示,目前,整個市場還未實現真正放量,有了這些國產設備,加之直觀復星的國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也已實現本地化生產,未來將帶動手術機器人的產品價格、手術的價格更加親民,對提升國家整體醫療水平有非常大的好處。
手術機器人行業發展存在著哪些機遇?直觀復星CEO潘小峰表示,在市場需求、政策支持、技術進步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國產手術機器人產業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首先,在市場需求方面,使用高精尖技術來提升治療效果的市場需求長期存在;其次,政策對這一產業及臨床應用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最后,在本土創新驅動下,技術的突破和落地帶動了整體產業的發展。
挑戰方面,潘小峰表示,培訓是手術機器人落地過程中一大挑戰。“面對這一問題,直觀復星創新中心為國內醫療專業人士提供直觀醫療全球統一標準的技術培訓課程,其達芬奇手術室面積550多平方米,可以同時開展10臺達芬奇手術培訓。Ion培訓層設置有一間CT室和三間介入手術室,可為呼吸科及胸外科等客戶提供高度真實的呼吸介入臨床模擬環境和培訓課程。直觀復星創新中心每年可培訓4000多位醫護人員。”
“我們和許多的醫院、醫療機構也有合作培訓項目,今后依托在上海的創新中心,將大大提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培訓的人數和普及率。”潘小峰說。
據了解,在中國,目前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經服務超54萬名中國患者,在全國300多家醫院落戶,累計裝機量已超380臺。
未來規劃方面,吳以芳表示:“對于在中國的總部產業基地而言,我們希望能夠利用中國的供應鏈及中國制造的優勢,把達芬奇機器人的生產成本進一步優化,使得這個基地擁有全球競爭力,進一步實現中國制造全球供應的目標。除了達芬奇機器人之外,關于Ion柔性機器人我們也有著清晰的國產化計劃,未來在有一定的產量和需求之后,將會快速地實現生產的本地化,同時考慮把供應鏈優化好,實現全球供應。”
“總的來說,現階段的話,首先保證生產的穩定,把成本、供應鏈先理順,將成本競爭優勢建立起來,滿足中國市場,然后接下來開始全球市場的供應。”吳以芳稱。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