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22 03:37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7351
“救命神器”上崗!精準覆蓋楊凌9處核心場所
日前,9臺集應急包、AED、智能指引于一體的智慧應急救護一體機,在楊凌萬達廣場、渭河生態公園、后稷公園等人流密集的核心公共場所正式“上崗”,標志著示范區在構建“救在身邊”的全民應急體系上邁出堅實一步。
在楊凌萬達廣場2號門客服臺旁,一臺醒目的紅色應急救護一體機格外引人注目。楊凌示范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與曙光救援隊隊員現場演示AED操作,強調“心搏驟停搶救的‘黃金4分鐘’至關重要,及時使用AED能極大提高生還率。”
安全經理崔鑫介紹:“作為首批獲政府支持安裝此設備的商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所有員工均已接受專業培訓,確保能熟練操作。設備24小時專人值守,就位在關鍵區域,力求第一時間響應突發狀況。”崔鑫還表達了希望加強員工應急培訓、增加設備配置的期待。
渭河生態公園若水臺游客中心也迎來了這位“急救衛士”。景區管理辦公室主任楊大春詳細介紹了應急包中的物品,包括急救毯、止血帶、逃生繩、多功能口哨、滅火毯等30余件應急物品,甚至還配備了防暑降溫用品。“其中應急機中的AED配合心肺復蘇,普通人也能操作,能顯著提升心搏驟停搶救成功率。渭河生態公園作為市民休閑運動熱點,設置此設備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關鍵一環。游客可免費取用相關急救物資。”楊大春說。
本次投放并非“廣撒網”,而是示范區應急管理局創新性地依據人流密集度與潛在風險等級進行科學選址,精準覆蓋大型商圈、市民休閑樞紐等9處核心場所,有效解決傳統急救中“救命設備難尋”的首要難題。
一體機創新整合了AED、基礎急救物資等設備于一體,形成小型“應急站”,滿足多種突發狀況的初步處置需求,遠非單一AED設備可比。同時首創“設備+培訓”聯動模式。在設備落地同時,已聯合曙光救援協會等專業力量,高效完成了覆蓋500余名場所管理人員、安保人員及志愿者的系統化、實操性急救技能培訓,確保設備“有人會用、關鍵時刻敢用”,徹底打通應急救護的“最后一公里”。
楊凌示范區應急管理局綜合科科長唐顥文表示:“投放智慧應急救護一體機,是我們構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城市安全示范樣板的關鍵舉措。它不僅是硬件設施的升級,更是應急理念和服務模式的創新。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這項工作,結合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日等重要節點,常態化開展應急知識普及和技能培訓,讓更多市民掌握急救本領,真正讓這些‘救命神器’發揮最大效能,為市民生命安全構筑一道堅實的智慧防線。”
科普時間
AED中文全稱是自動體外除顫儀
它是設置于公共場所、可供非專業人士使用、專門用于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一種醫療設備,配合心肺復蘇共同使用,可以成倍提高心搏驟停的搶救成功率,被譽為“救命神器”。
危急關頭如何使用?
很多人擔心自己不是專業醫護人員
無法正確操作AED
其實
AED操作簡單且有語音提示
普通人稍加學習就能掌握
使用步驟如下:
粘貼電極片:根據AED電極片包裝上的圖示,將電極片粘貼在患者裸露的胸部。一片貼在右側鎖骨下方,另一片貼在左側乳頭外側。若患者為嬰兒或8歲以下兒童:將電極片貼在嬰兒或兒童的胸前正中及背后左肩胛處。體格較大的兒童也可按照成人的位置貼放電極片。
分析心律:貼好電極片,AED會自動分析患者心律。此時,施救者語言示意周圍人不要接觸患者,大聲呼喊“請不要接觸患者”,等待AED分析心律,判斷是否需要電擊除顫。
實施除顫:若AED建議除顫,會發出提示音。此時再次確認無人接觸患者,按下除顫按鈕進行除顫。除顫后,立即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2分鐘后AED會再次自動分析心律,確定是否需要繼續除顫。如此反復操作,直至患者恢復心臟搏動和自主呼吸,或專業急救人員到達。
使用AED的注意事項
貼電極片前,應先清除患者過多的胸毛。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過多的水分或汗液,再貼電極片。
不能在水中或金屬等導電物體表面使用AED。
按照說明貼好電極片,如果電極片貼反了,不用取下重貼。
快來一起看看
楊凌的AED都設置在哪里吧!
楊凌AED投放點位表
讓我們牢記急救“三步驟”
關鍵時刻能救命
迅速撥打120,找到附近AED
AED到來前,心肺復蘇不間斷
AED到來后,按照語音提示來操作
溫馨提示
1.不必擔心判斷失誤而“電”錯人,AED會自動分析。如果沒有惡性失律失常,主機不會充電,語音也不讓你電擊。
2.不必擔心陌生人沒有救回來會承擔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84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這份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請收好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