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09 05:28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0146
國家衛生健康委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
會上,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主任醫師鄧旭亮介紹,食物殘渣會附著在牙齒表面,如果不能夠及時有效的清潔,就會有大量的牙菌斑形成、堆積在牙面上,特別是在攝入含糖飲食或者酸性飲食后,會對牙齒表面造成腐蝕和破壞,因此在日常飲食里,要特別注意“限糖減酸”。
一是要控制含糖和酸性物質的攝入總量,特別是要控制“游離糖”的攝入量。所謂“游離糖”,就是指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或者葡萄糖等。游離糖對牙齒的破壞,遠大于天然存在于新鮮水果中的果糖和奶類中的乳糖,以及谷薯類中的淀粉這些“非游離糖”,過量攝入“游離糖”會使患齲的風險增加。另外還需要減少對酸性食物的攝入,否則我們的牙齒長時間處于酸性環境中,會誘發酸蝕癥或者是齲齒。
二是在限制總量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含糖和酸性食物進食的次數。這樣就不會讓牙齒長時間地被糖和酸包繞,不會為細菌分解糖產酸提供機會。要盡量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飲料,少吃或者不吃糖果、蛋糕、餅干等加工類的食品,還要注意每次攝入含糖食物后,要及時地用清水漱口。
--> |
除了“限糖減酸”以外,日常口腔清潔是促進口腔健康的基礎。刷牙是去除牙菌斑、軟垢、食物殘渣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建議配合使用牙線、牙間隙刷、沖牙器等輔助工具來清潔牙齒縫隙。
另外,建議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特別是定期進行口腔潔治,也就是洗牙。洗牙是預防牙周病重要手段,可以去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結石,定期洗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沒有牙周病的話,一般建議每半年至一年洗一次牙。如果有牙周疾病或者口腔衛生清潔不理想的話,就要適當的縮短洗牙的間隔。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