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7 20:56 來源:東方網 閱讀量:6300
我從學校行政職能部門辦事出來,一身輕松。不是源于與有關處室交流的愉悅,而是因為重新回到陽光里。
我到辦公室坐下,座位鄰近窗戶,陽光穿過玻璃和輕紗,灑到桌面上,又彌漫在辦公室,一進門,就讓人感覺到大自然在涂抹著生活的基調。不用再打開電燈了吧,光線已經很豐滿了,加上院子里樹影婆娑,自然的光線好似調皮般與你游戲,由是,靜謐的屋子里,光影的博覽會不時奏出絲絲琴弦,畫出片片斑駁。
今年的秋日,滬上天氣晴好居多,每每與同學們在課堂交流,總要流露出對自然的喜愛。上《古文觀止》課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句子自然就脫口而出了。即使古文略顯生澀,但是只要你充滿熱愛自然之情,那么學起來也未必費勁,甚至可能沉浸在這詩意的棲居地里。不信你拿一本古文書,坐在校園的某一地,認真讀上幾篇——帶有出世的自然美文當然更好,相信好多煩惱和憂愁,可能會很快煙消云散。
和風煦日之時,我總是希望他們出去,參觀諸多帶有紀念意義的景點,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逝者如斯夫!大好風光,如文不成,何伸雅懷?同學們本就是陽光的,如果把自己的心情和自然、歷史相結合,將自然的光線灑到學校和生活中去,那該是多么的健康和明媚!老師也會為此青春的激情感染,工作更有信心和動力。
我也要主動尋找自然的光影,與之早早約會、談心。我住在上海理工大學國家科技園區里,外面鄰近過江隧道和軍工路,車來車往、塵土飛揚不少,似乎讓人感到一些不爽。但是,當自己今日早睡、明天早起,在園區里散步或跑上幾圈后,沐浴在自然的光影里,那種“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的老感覺又回來了。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