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1 07:56 來源:金羊網 閱讀量:7868
2月18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深圳舉行,“新春第一會”,依舊備受矚目。創新,無疑是會上第一大熱詞,關乎經濟與發展,關乎現在與未來,站在新的起點,廣東如何循“新”再出發,當日下午的分論壇研討上,已有多位專家學者建言獻策,產業科技便是熱門議題。
談論產業與科技,其實更指向的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廣東要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必由之路。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離不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也離不開產業集群效應明顯的產業組織體系。廣東素來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不斷做實做厚產業家底,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僅2023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3萬億元,同比增長4.4%,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四成。立足當下,廣東有實力也有底氣,著眼未來,廣東有信心也有潛力。
站在新的起點,產業正在不斷深入變革,這也注定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含“智”量越來越高,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融合發展,加速新質生產力形成,是廣東按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速鍵”的必然選擇,也是廣東贏得發展主動權的重中之重。
大力以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智能支持。新質生產力關鍵在“新”,核心在“質”,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向新產業發起沖擊,開拓新模式、新領域,在新賽道上有所作為,也對產業的科技創新質量、綠色低碳含量等提出新要求。在這一點上,廣東素來表現亮眼,比如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全國第一、“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全球第二、2023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連續8年全國第一。
大力以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注入強大動力。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實體經濟為支撐,要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夯實好根基,不能簡單讓其成為“低端產業”而退出市場。此外,還需提升新興產業發展能級,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目前,廣東正在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積極培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的增長點。
而科技和產業的相互促進、融合發展,將使得數據、算力等新型生產要素充分流動,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得以深度交融,為構建現代化體系建設釋放出強勁活力,新質生產力在其中加速涌現,為“再造一個新廣東”續力。
春氣奮發,萬物遽只,一年最是此好時。目前,廣東也在積極謀劃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積極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并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其列為12項重點工作之一。循“新”再出發,廣東按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速鍵”,讓創新落到企業上、產業上,也落在廣東高質量發展之路上。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