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9-19 11:02 來源:中新網甘肅 閱讀量:15471
2018年,天津市河西區和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建立對口協作關系,開啟了東西部扶貧協作行動,一條前所未有的扶貧新路在相隔千里的城市之間橫空架起。6年間,河西區以人才資源為支撐、產業合作為突破、民生改善為保障,助力崆峒區經濟社會發展,譜寫了攜手奮進、共奔小康的錦繡篇章。
醫療幫扶顯成效
醫療幫扶是東西部協作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河西區選派醫療專家駐地幫扶,助力當地醫院實現醫療技術水平提高和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在專科建設、人才培養、柔性協作、遠程醫療等方面,根據當地醫院需求進行支援協作。
天津市河西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包紅霞便是東西部醫療對口幫扶中的一員。她擅長中西醫結合,尤其在更年期綜合征、孕期及產后常見病、不孕癥、復發性流產等婦科疑難雜癥的治療上,更是有著獨到的見解。
“在包醫生的‘火龍十三針’和中藥的配合治療下,我的病情明顯好轉,癥狀不但減輕了,人也感覺精神了許多。她的專業、耐心和細心讓給了我信心和希望。”患者李會霞感慨道。
幫扶駐地萬安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閆倩文說:“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找包醫生看病的群眾已近700人,很多時候都是從早上八點看到下午兩點。她非常專業、耐心,還給我們手把手教授‘火龍十三針’中醫針法、臨床辨證施治。”
據了解,幫扶團隊專家和本地醫生深入合作,積極探討診療方案、引入東部先進治療理念,完善技術支持。在人才支援上,崆峒區堅持“魚漁兼授、智志雙扶”,持續拓展支醫、支教、支農等多領域合作。2024年,崆峒區選派18名醫療方面專業技術人員赴天津河西區開展跟崗實踐、學習交流;河西區選派13名醫療、教育、園區建設專業技術人才在崆峒區學習交流。
“甘”味產品開辟新賽道
近年來,隨著東西部協作深入推進,崆峒區成功舉辦電商年貨節、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產品發車儀式、“云尚崆峒·鉅惠春天線上促銷”“電商+文旅宣傳周”“甘肅耀龍”崆峒行直播帶貨、“云尚崆峒 樂購618”等宣傳促銷活動,崆峒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市場拓展步伐顯著加快。
當地一家企業負責人介紹說,在天津市河西區工作組的幫助下,“我們的產品原來只在本省銷售,獲得幫扶之后,云翔面粉、隴原香胡麻油等特色農副產品進入天津市場。”
在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展銷活動中,樸農農業、隴原香糧油、丁小龍食品等企業赴蘭州、惠州、海南參加產銷對接活動,為平涼紅牛肉贏得一席之地。這場跨越千里的幫扶協作,不僅讓崆峒的特色農副產品走出崆峒,更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
依托創建平涼紅牛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緊扣功能定位和資源優勢,打造崆峒區牛產業發展集群,建立津甘產業園區共建機制,安排東西部財政援助資金920萬元,實施了白廟鄉柴寺村肉牛集中養殖小區建設、大寨鄉畜牧產業園建設等項目,有力推動全區特色產業轉型升級。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完成消費幫扶7700萬元,帶動1200名農戶實現增收。全面展示了崆峒區優勢特色產品資源,提升崆峒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消費幫扶提質增效。
“協作就業”托起大民生
在勞務幫扶上,傳遞出守望相助的“河西溫度”。圍繞農村勞動力到天津就業、就近就地就業、到省外其他地區就業三項指標,積極篩選優質企業,搭建勞務對接平臺。
2024年“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暨東西部勞務協作輸轉“線上+線下”同向發力,一輛輛大巴車從平涼市崆峒區出發,穿越一千多公里后駛入天津,532人通過東西部協作輸轉至天津就業。
除了千里送崗,河西區還把職業培訓帶到了崆峒區。六年來,崆峒區通過點對點精準幫扶共為當地提供保潔員、月嫂、創業培訓師等多個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上萬人次受益。據統計,2024年,東部其他地區就業860人,就地就近就業585人,通過14家幫扶車間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511人。
此外,2024年“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暨東西部勞務協作送崗下鄉趕大集活動,現場“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關懷”,為務工群眾零距離、面對面推薦工作崗位,發布天津市企業用工信息453個,提供就業崗位3500多個。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6年的攜手合作,津甘兩地人的心挨得更近了,津甘幫扶的層次更高了,領域更寬了,成果也更好了。面向未來,津甘協作向更大空間、更高層次邁進,兩地攜手繪就的高質量發展畫卷在津甘大地緩緩展開。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