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23 11:03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15045
龍頭不斷向下控制成本,2024年牧原股份的完全養殖成本目標是14元/公斤,8月已經降至13.7元/公斤,與2023年的15元/公斤相比降幅明顯。豬價回暖后,公司盈利加速好轉,此時推出回購有望消弭市場對后期豬價的擔憂。
單季度盈利有望上百億,這是牧原股份三季報預告的結果。在豬價不斷向上、成本不斷向下,一步步拉大盈利“剪刀差”的情況下,牧原股份迎來了凈利潤的加速兌現期。同時,公司也推出大額回購方案。這傳遞出怎樣的積極信號呢?
其實,業績變好的不只是牧原股份一家。通過生豬養殖企業之前發布的月度數據就可以窺見一斑了。由于豬價不斷上漲,各家企業業績都在變好。
不過,在9月底政策力挺股市前,生豬養殖企業股價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并不亮眼,多數還還跌至階段性的底部。作為行業龍頭,牧原股份是風向標,公司推出了回購總金額不低于30億元且不超過40億元的回購方案。
在牧原股份之前10天,另一家龍頭溫氏股份也宣布了公司的回購計劃。行業龍頭的回購對行業信心將起到示范作用。給行業估值和走勢設定了“錨點”。
豬價向上成本向下
10月10日,豬企中牧原股份率先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100億元至110億元之間。作為對比,上一年同期牧原股份虧損了18.42億元,即公司大幅實現扭虧為盈。
具體到2024年三季度,牧原股份預計公司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億-100億元之間,比上年同期增長860.63%-967.36%。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牧原股份表示,主要是公司“生豬出欄量、生豬銷售均價較2023年同期上升,且生豬養殖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
無獨有偶,在同一天,ST天邦也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01億-13.51億元之間,與上一年同期的15.66億元虧損相比,大幅實現扭虧為盈。
需要說明的是,ST天邦前三季度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只有1.19億-1.69億元,這是因為一季度公司出售參股公司貢獻投資收益9.95億元。
三季度就基本不受此影響了。2024年7-9月,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6億-5.1億元,扣非凈利潤也基本相差不大。在扣非后,ST天邦的凈利潤也主要由三季度的盈利貢獻。
生豬價格的走勢可以從企業月度銷售數據中看出端倪。2024年一季度有春節旺季,但豬價旺季不旺。一季度牧原股份商品豬價格在14元/公斤左右,而2023年全年牧原股份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平均15元/公斤。
二季度豬價開始上漲。2024年4月,牧原股份商品豬價格為14.8元/公斤,6月份已經漲至17.73元/公斤。與一季度14元/公斤左右的價格相比,牧原股份的豬價已經上漲了25%左右。
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牧原股份表示,公司目標是2024年全年平均生豬養殖完全成本為14元/公斤,希望年底能降到13元/公斤。年初以來,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呈持續下降趨勢,6 月,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已接近14元/公斤。至8月,已降至13.7元/公斤左右。
豬價上漲的趨勢仍未停止。7月份,牧原股份商品豬價格為18.3元/公斤,8月沖頂至19.71元/公斤。9月雖略有回調,但也達到18.65元/公斤。豬價遠高于養殖完全成本,盈利也就不足為奇了。
歷史上,牧原股份只有過兩次單季度盈利過百億,分別是2020年三季度和2022年四季度。這意味著2024年三季度,又將是牧原股份的一個盈利高峰。
回購托舉信心
豬價持續高位運行,企業盈利頗豐,但在政策助力股市之前,二級市場上的股價表現并不亮眼。
9月底,牧原股份股價一度下跌至35.02元/股,與年初34.24元/股的年內最低點僅有一步之遙。
不只是牧原股份,其他企業如溫氏股份、新希望等股價紛紛走弱,其中溫氏股份不但創下了年內新低,也是公司約三年來的新低。
在央行等部門發布利好之前,龍頭豬企已經開始“自救”。國慶節前的9月27日,牧原股份發布公告,公司計劃以不超過58.6元/股的價格回購公司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此次回購規模不低于30億元且不超過40億元。截至10月11日,牧原股份收于42.28元/股,回購價格與股價之間的明顯落差,意味著回購有充足的騰挪空間。
這不是牧原股份首次回購,但回購力度明顯加大。2022年12月牧原股份啟動首次回購。公司計劃回購10億元且不超過20億元,回購價格上限為72.24元/股。
截至2023年5月24日,牧原股份首次回購實施完畢。公司累計回購股份4187萬股,耗資20億元,達到了回購金額的上限。這就是說,如果此次同樣達到上限,回購規模將翻倍至40億元。
按回購金額上限40億元、回購價格上限58.6元/股測算,預計可回購股數約為 6826萬股,占牧原股份目前總股本的1.25%。由于牧原股份實際價格較回購上限相去甚遠,回購股份數量有望明顯擴大。
除了牧原股份之外,另一家養豬龍頭溫氏股份也宣布啟動回購。在牧原股份宣布回購前10天,溫氏股份發布公告,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不超過18億元且不低于9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回購價格不超過27.01元/股,回購的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截至10月11日,溫氏股份股價為18.62元/股,回購空間同樣廣闊。
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前后腳推出回購方案。巧合的是,在首次回購時,兩家公司也是“默契配合”,時間選擇基本相近。牧原股份首次啟動回購時2022年12月13日,溫氏股份是當年12月5日公告,宣布開始回購,相差還不到10天。
豬價易漲難跌
首次啟動回購時,兩家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股價就處于一個階段性的低點。
中航證券表示,本次回購為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近年回購數量最多的一次,將有力托舉市場對公司股價信心。同時,作為板塊估值的錨,也望給行業其他標的和板塊整體估值帶來顯著提振作用。
9月,生豬養殖企業股價走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豬價環比有所回調。溫氏股份豬價環比下跌了近7%,牧原股份9月份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8.65元/公斤,比8月份下降5.38%。
從行業看,博亞和訊數據顯示,8月15日,生豬價格創下21元/公斤的階段性高位,大約兩個后的10月10日,生豬均價為17.58元/公斤,較高位已經跌去16.29%。
消費端,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10月10日,豬肉平均批發價為25.04元/公斤,較8月22日的27.77元/公斤的階段性高位跌去了9.83%。養殖端和消費端,豬價確實在回調。
決定著后續生豬出欄規模的能繁母豬也不再減少。2024年4月能繁母豬從高位一路減少至3986萬頭,距離農業農村部制定的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目標僅有一步之遙。但之后,能繁母豬小幅反彈,截至8月底,能繁母豬存欄4036萬頭,回到了2024年初的水平。
但是,小幅增加的能繁母豬并不能對當前的生豬出欄帶來增量影響。生豬的基準供給取決于能繁母豬和生產效率,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是能繁母豬產能去化的加速階段,這對應著2024年四季度的生豬供應依然難以大幅增加。
而且,在需求旺季來臨和供給相對不足情況下,養殖戶壓欄和二次育肥的行為有望增加,也將支撐豬價開啟新一輪上漲。
中郵證券就認為,生豬產能經過了前期16個月的去化,累計去化幅度9.2%,從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的8個月時間內,產能都是持續低于2021-2022年周期的最低點。
且本輪生豬產能的修復,僅有2024年5-7月三個月,產能恢復低,其對應著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前三季度,生豬出欄將增長緩慢,生豬供給將在低位持續較長時間。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