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11 00:02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3633
“在我看來,通用人工智能還任重道遠,堆算力、堆數據的蠻力AI發展模式不可持續。”10日,在2025中國移動云智算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表示。
在4月初,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GPT-5發布暫緩,可能在幾個月之后才發布。
譚鐵牛分析,首先堆算力、堆數據的模式對AI性能的提升不可持續。GPT-5遲遲出不來,也就是說明,投入同樣的數據,同樣的算力,性能的提升沒有以前那么大了,所以性能提升不可持續。
此外,譚鐵牛認為,能耗也不可持續。“智能”要多少“智”,就得消耗多少“能”,這顯然與可持續發展道路背道而馳。
--> |
“第三是數據支撐不可持續。數據用完了怎么辦?用生成式數據?大家都知道生成式數據有幻覺,有錯誤的信息,帶來的不是額外的知識,而是噪聲。大家可以想象,用這樣的數據來訓練大模型會是一個什么結果。”
所以譚鐵牛認為,AI發展路徑要從“蠻力”向“靈巧”轉移,發展高效、輕量級的人工智能至關重要,通過算法創新、理論創新、工程創新等實現這一路徑。
“當然,推進人工智能的發展也不能一葉障目,大模型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AI的全部,AI賦能不限于大模型,所以我覺得人工智能研究,應該回歸本源,在熱潮的背后,冷靜下來,看一看到底應該怎么發展。”譚鐵牛表示。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