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06 11:45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2342
地處北緯38°世界黃金農業帶,擁有年均超3000小時日照與15℃晝夜溫差的天然稟賦,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這片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合圍的綠洲,正書寫著“沙海變金田”的產業奇跡。
盛夏的民勤,田間地頭的蜜瓜豐收在即,“金紅寶”“銀蒂”“玉金香”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民勤蜜瓜以“脆若雪梨、甜似蜂蜜、汁如清泉”的品質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年產值突破21億元。當地創新構建“合作社聯基地帶農戶”三級體系,輻射5萬農戶嵌入產業鏈條,將蜜瓜產業打造成產值占比超縣域農業三分之一的富民支柱。
集群成勢,構建“甜蜜產業”生態圈
民勤縣興盛村收成鎮,瓜農甘強和妻子趕在日出之前,采摘蜜瓜,田壟盡頭,合作社的農用三輪正將蜜瓜運往集散中心。
近年來,民勤縣立足資源稟賦優勢,主動適應現代市場需求,持續優化種植結構布局,著力提品質、創品牌,推動蜜瓜產業向綠色有機轉型、向高層次高品質邁進。目前,蜜瓜種植已成為民勤農業產業的主導產業和農戶增收的主要渠道,全縣種植規模穩定在16萬畝,年產量達50萬噸。
支撐產業壯大的,是打破鎮域界限的改革魄力。
民勤縣創新構建“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聯結機制,整合零散田塊。三百余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扎根沃土,串聯帶動近兩萬農戶結成產銷聯盟,有效打破行政壁壘。如今,蜜瓜產業帶跨鎮連村、穿沙越壑,實現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此外,民勤縣嚴格落實統一良種供應、技術規程、水肥管理、監測監管、品牌銷售“五統一”生產標準,強化控化肥減量增效、控農藥生物替代、控用水精準計量、控病害預警聯防、控污染土壤保育“五控”品質保障,構建起“產前源頭管控、產中技術約束、產后品質回溯”全程閉環管理體系,深入推進產業綠色有機轉型。
目前,民勤蜜瓜已形成包括早、中、晚熟及多果形的五大品系,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貨架期從6月下旬延續至9月中旬,既有效銜接其他產區供應空檔,又精準對接夏秋消費旺季,有力保障了市場供應。
標準引領,樹牢“民勤品質”金招牌
民勤縣立足沙區實際,組建了由省市首席專家領銜的科技“智囊團”,科學制定并發布《民勤蜜瓜團體標準》,為生產環節劃定嚴苛規范。同時,針對當地獨特的氣候與土壤條件,創新集成地膜覆蓋、日光溫室等五大綠色栽培模式,顯著提升了蜜瓜的品質與種植效益。
此外,品質口碑的維護貫穿于從田間到市場的每個環節。
民勤縣收成鎮蜜瓜產銷協會積極倡導規范產銷行為,明確要求種植戶嚴格把控采摘時間,確保蜜瓜達到成熟標準;科學施肥用藥,杜絕使用違禁農藥和膨大劑,從源頭保障蜜瓜綠色安全、口感純正。要求收購商執行“優瓜優價”原則,嚴格篩選,不收購生瓜,共同維護“民勤蜜瓜”的良好品牌形象,確保流向市場的每一顆蜜瓜都品質上乘。
從標準制定、生產管理到市場流通,民勤縣通過全程精細化管控,讓“品質”成為民勤蜜瓜贏得市場的“通行證”,持續擦亮這一富民產業的“金字招牌”。
全域觸達,打開“甜蜜經濟”新空間
“今天采購的蜜瓜品相口感俱佳,準能贏得顧客青睞。”民勤縣盛躍特色產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梁廷銳邊說邊指揮工人將采收來的蜜瓜分揀、套袋、包裝、貼簽,借力“互聯網+”快車銷往全國。
為拓展蜜瓜市場半徑,民勤縣著力構建現代營銷體系。
該縣積極融合“貯藏加工+運輸銷售”與“互聯網+”模式,通過舉辦蜜瓜節,聯合知名電商平臺及供應鏈企業打造“電商民勤”品牌,實行全網發售,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推動生長于沙漠的民勤蜜瓜熱銷全國20多個省,并出口至英國、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
“民勤縣已構建起‘從土壤到餐桌’全鏈條升級增值的產業發展模式,形成良種培育、基地建設、標準化生產、市場營銷、品牌打造、質量追溯‘六位一體’協同推進的產業格局。”陳芳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強化科技支撐,深化與科研院校合作,推廣節水灌溉與智能化管控技術,突破保鮮儲藏與冷鏈物流瓶頸;通過引培精深加工龍頭企業,著力尾瓜綜合利用,開發多元化即食食品,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甜蜜產業”附加值,惠及更多農戶。
-->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