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28 15:07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3135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工信部8月27日發布《關于優化業務準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衛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發展衛星通信用戶超千萬,推動衛星通信充分融入新發展格局,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
《指導意見》圍繞促進衛星通信產業高質量發展,從有序擴大市場開放、持續拓展應用場景、培育壯大產業生態等六方面提出了19條舉措。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認為,此次《指導意見》有兩個最顯著的亮點。一是規定了發展目標和頂層設計,提出到2030年,衛星通信用戶規模要超過千萬。二是在市場開放和創新方面,明確了民營企業可以通過租用衛星資源來開展增值服務,有序推進衛星互聯網業務準入的改革,探索發放一些新興的運營牌照。
受訪業內人士均表示,工信部此次發文,對整個產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衛星通信相關業務會形成重大的市場爆發。
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邢星認為,政策紅利將深度激活三大資本市場板塊。首先是衛星制造與發射服務,低軌星座規?;渴鸺铀?,可回收火箭技術突破,將發射成本下降,相關企業訂單有望迎來指數級增長。其次是終端設備與地面系統,手機直連衛星技術普及推動,相控陣天線、衛星模組等核心部件需求可能迎來爆發。此外,運營服務與數據應用的市場空間也是超乎想象的。
值得注意的是,二級市場方面,衛星制造、終端設備、運營服務三大細分領域,指數近一年漲幅領先,但個股分化明顯,頭部企業憑借技術壁壘和訂單確定性享受溢價,而部分概念股因商業化進駐之后而出現了回調。邢星建議投資者可以短期關注政策催化下的主題性機會。如手機質量衛星標準制定可回收火箭首飛等事件的驅動,中長期布局具備核心技術商業化落地能力強的標的。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