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2 08:48 來源:網絡 閱讀量:9886
核心閱讀
中學生源回流,薄弱學校彎道超車,特色課程豐富多彩,這些都是海南推進教育改革,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帶來的變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近年來,海南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集團化辦學等創新改革,提高了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效益。2022年新增基礎教育學位5.1萬個以上。
走進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陵水分校,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課間,孩子們路過,主動停下來打招呼;放學后,學生自發的興趣表演豐富多彩…
2018年以來,隨著人大附中的入學和當地教育質量的提高,陵水縣已有7000多名“返鄉”學生。民大附中陵水分校的變化,是海南實施“既上學又好學”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縮影。據統計,2022年,海南省新增基礎教育學位超過5.1萬個。
增加配套,補短板,增加學位供給。
2022年9月4日,海口濱海小九新沂分校開學。作為新投入使用的公辦學校,有各類教學樓、行政樓、綜合樓、宿舍樓。全校24個班,能提供1000多個學位。據統計,僅2022年秋季學期,海口就新增4所公辦學校和1所民辦高中。包括擴招在內,海口義務教育公辦學位年凈增超過8000個。
2020年,海南全面啟動自由貿易港建設。在海口、三亞等人口相對集中的老城區,以及人口不斷增加的新發展區、重點園區,自身空間資源緊張,而教育需求持續增加,“上學難”問題凸顯。怎么才能解決呢?2017年以來,海口啟動了“一校兩園”、“增學位改擴建”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增加配套,彌補短板。
五年來,海口以秀英區西海岸地區、33號小城市周邊、海南職工秀英子弟學校周邊等為重點,按照“一拆一建大于一”的原則,一手抓升級,一手抓整合,不斷增加學位有效供給。據統計,五年來,海口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4.9萬個。
引進優質,帶走弱勢,開展集團化辦學。
2022年9月13日,海南中學白沙學校揭牌,這是海南跨區域集團化的又一標志性成果。白沙中學,位于白沙黎族自治縣,曾經是全省有名的薄弱學校,而海南中學是全省有名的重點學校。此次將白沙中學委托給海南中學進行教學管理。后者將選拔優秀教師與白沙中學的教學團隊深度融合,最終形成一體化的學校。
過去,由于區域發展不平衡,海南很多縣市基層學校總是受困于自身條件,難以發展壯大,導致教育水平不平衡。曾經的貧困縣陵水也面臨這樣的尷尬。變化發生在2013年9月。按照省級示范學校標準,采取“協議管理、整體委托、自主辦學”模式建設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陵水分校正式引進并建成。三年后,學校一、二本上線率達到84%。
在改革創新的驅動下,陵水在全省率先推行“縣管校聘”制度,對在編教師和臨時聘用教師實行“同工同酬”的聘用制度;深化集團化辦學理念,在全縣所有學段包括幼兒園廣泛推行“核心校+薄弱校”模式。“因此,教育投資累計超過10億元,全縣新建校舍17.6萬平方米,新建和改建體育場館34.3萬平方米。”陵水縣委常委、副縣長莫全平說。
2022年6月,海南出臺《關于全面推進基礎教育集團辦學,創建“新優質學校”的工作方案》。根據計劃,到2025年,全省50%的公辦中小學將納入集團化管理。自2022年起,海南省教育廳將分批統籌教育部直屬高校附屬中學、省屬中學和海口市優質教育資源,跨區域開展市縣集團化辦學。其中,教育部直屬高校附屬中學首批合作辦學項目3個,省內跨區域合作辦學項目14個。
穩定“雙減”,強化特色,夯實素質教育。
三亞水窖小學上午9點,300多名學生將準時在操場上跳椰子殼舞。椰子殼伴隨著配樂的敲擊聲,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濃郁的海島風情彌漫在校園里;在海口濱海第九小學的人工智能教室里,孩子們給“漫游者”編程,實現不同的功能;在人大附中海口實驗學校,72名在職教師根據專業特長開設了63門選修課、58門作業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在儋州市白馬井鎮藤根小學,學校充分發揮特色優勢,開展田園德育、地方文化主題等課外活動...目前,這些課后服務活動正在成為海南實施“雙減”后“快樂陽光”教育的一大特色。
上學,好好學習,讓孩子愛上學校。“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海南省制定作業管理辦法、實行作業公示制度、開展課后服務、課后服務時間達標的學校比例全部達到100%。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也已全面建立,惠及74.8萬名學生。各級城鄉學校“學校有特色,學生有特長,人人有發展”的景象正在形成。
據統計,近年來,海南已建成320個學校游泳池,實現了農村學校游泳池全覆蓋,四年級以上中小學生普遍實現了“學以致用”;建成美育示范學校40所,全國中小學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85所,瓊劇特色傳承學校13所;探索田園農耕、科技普及、文化傳承、創意生產等特色勞動教育模式。全省有牧歌課程實驗學校230多所,涉及學生7萬多人。
海南通過推廣集團化辦學的理念,引進了大量優質的基礎教育資源,建立了人大附中三亞學校、北師大附中海口學校、清華附中文昌學校等。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海南共引進各類優質學校83所,實現市縣全覆蓋,提供優質學位16萬余個,帶動區域義務教育質量快速提升。
人民日報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