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8-02 01:04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2227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國家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司長樊衛東在會上稱,《指導意見》提出對連續參保繳費人員和基金零報銷人員分別設置連續參保激勵和基金零報銷激勵,同時對斷繳人員再參保設置待遇等待期。
樊衛東介紹,為鼓勵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加強自我健康管理、連續參保繳費,從根本上更好維護全體參保人的利益,確保基金平穩運行,《指導意見》提出對連續參保繳費人員和基金零報銷人員分別設置連續參保激勵和基金零報銷激勵,同時對斷繳人員再參保設置待遇等待期。在激勵措施方面,有連續參保激勵和基金零報銷激勵,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的參保人和基金零報銷人員相應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關于連續參保激勵,是指自2025年起,連續參加居民醫保滿4年,之后每連續參保1年,可享受連續參保激勵,每年可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1000元,具體標準由各省制定。如果中斷參保,前期連續參保積累的年限自動清零,再參加居民醫保時,年限需要重新計算。前期積累的獎勵額度繼續保留。關于基金零報銷激勵,是指自2025年起,參加居民醫保的群眾,如果當年沒有使用過包括門診、住院在內的所有醫療費用的醫保基金報銷,那么可以在下一年度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最高支付限額,同樣也是每年提高不低于1000元,具體標準由各省制定。如果當年發生了大病保險報銷并使用了獎勵額度,那么前期積累的獎勵額度就會被清零,下一年度重新開始計算零報銷獎勵額度。
樊衛東強調,需要說明的是,連續參保激勵和基金零報銷激勵累計提高額度最高可以達到所在統籌地區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的20%,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地區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是40萬元,那么激勵機制“獎勵”后可以提高8萬元,即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累計是48萬元。之所以把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作為連續參保激勵和基金零報銷激勵獎勵,是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大病是最容易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因素。按照激勵措施,只要連續參保、基金零報銷,這個額度會一直增加下去,每年都可以享受增加后大病保險額度,直到增加至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的20%為止,等于每年多了一份額外的保障額度。
此外,樊衛東還表示,不鼓勵選擇性參保,因為這樣的操作對那些連續參保繳費的人群來說是不公平的,不能很好地保障這部分人群的權益。
樊衛東介紹,在約束措施方面,《指導意見》設置了“兩個等待期”,即固定等待期和變動等待期。《指導意見》明確,自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置參保后固定等待期3個月,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在3個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礎上再增加1個月的變動等待期。同時,考慮到參保人的實際情況,《指導意見》還提出,允許參保人通過繳費修復變動等待期,繳費參照當年參保地的個人繳費標準,每多繳納1年的費用可以減少1個月的變動等待期。需要注意的是,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修復以后的變動等待期不少于3個月,加上原有3個月的固定等待期,則仍需至少等待6個月。待遇等待期間不能享受醫保報銷。因此,為維護個人醫保權益,建議每個人都積極按時參保繳費。其實,這項舉措也是維護全體參保人的權益,如果都是生病之后再來繳費參保,那醫保制度也將無法持續運行。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