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7-31 16: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17907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消息,為深入開展糖尿病防治專項行動,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4個部門聯合制定《健康中國行動—糖尿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4—2030年)》(下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倡40歲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檢測1次空腹血糖;提出到2030年,建立上下聯動、醫防融合的糖尿病防治體系,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達到60%及以上。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四大類慢性病之一,也是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并發癥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健康,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給人民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實施方案》提出,要堅持預防為主,創新醫防融合機制,以基層為重點,中西醫并重,強化政府、部門、社會、個人責任,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形成有利于糖尿病防治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降低因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導致的死亡和傷殘,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素養水平。到2030年,建立上下聯動、醫防融合的糖尿病防治體系,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達到60%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規范管理服務率達到70%及以上,糖尿病治療率、控制率、并發癥篩查率持續提高,糖尿病診療規范化、同質化基本實現,防治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糖尿病早死率持續下降,糖尿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實施方案》介紹,要實施糖尿病篩查和健康干預,強化篩查長效機制。一方面,加大糖尿病篩查和干預管理力度。制定糖尿病城鄉社區篩查和健康干預指南及工作規范,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糖尿病篩查能力。開展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干預,以糖尿病前期人群、肥胖人群等為重點,開發營養及運動等干預適宜技術。建立工作機制,加強篩查與后續診療的銜接,實現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和全程健康管理。
另一方面,要優化糖尿病篩查管理模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開展糖尿病風險評估服務,指導居民了解自身患病風險。引導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醫務人員的健康指導;引導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或餐后2小時血糖,每年到醫療機構進行1次糖尿病風險評估;提倡40歲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檢測1次空腹血糖。鼓勵區縣級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糖尿病一體化管理模式,加強對轄區糖尿病篩查的技術指導。
同時,加強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篩查和干預管理。提高醫務人員對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早期發現、規范化診斷和治療能力,及早干預治療糖尿病腎臟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病等并發癥,延緩并發癥進展,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制定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城鄉社區篩查和干預管理指南及工作規范,提升基層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篩查能力,推進及時干預管理和規范轉診。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