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8-16 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19191
8月13日晚間,華北制藥公告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31億元,同比減少0.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198.44萬元,同比增長171.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5434.98萬元,同比增長5032.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83億元,同比增長233.3%。
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華北制藥整體上保持了較為穩定的營收規模,表明公司在面對市場挑戰時,仍能保持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和業務穩定性。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5032.4%,這進一步證明了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增強和內部管理效率的提升。”
華北制藥表示,上半年,公司完成頭孢國內制劑銷售業務整合到營銷公司平臺,海南公司取得GSP認證。同時,重點產品上量創效。乙肝疫苗收入同比增長3.5%,甲鈷胺片、環孢素滴眼液等4個產品收入同比增長50%。
在國采產品方面,華北制藥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銷量超國采約定采購量,鹽酸二甲雙胍片中選江蘇、陜西聯盟國采續約,阿莫西林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鹽酸二甲雙胍片中選河南13省聯盟國采續約。
在研發創新方面,華北制藥持續加大投入,優化產品結構。公司緊盯生物醫藥發展趨勢,以抗感染、免疫調節等領域為主要研發方向,加快前沿技術平臺的布局和建設。
此外,華北制藥還持續推進仿制藥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上半年,注射用頭孢他啶、注射用氨芐西林鈉、注射用氨芐西林鈉舒巴坦鈉3個品種獲批。截至目前,共35個品種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
華北制藥方面表示,公司正著力打造心腦血管、腎病、糖尿病等新治療領域產品群,重點發展一批具備產業鏈競爭優勢的制劑品種。
盡管上半年業績表現亮眼,但《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到,華北制藥近年來面臨較大的財務壓力。截至2023年底,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高達70.08%,且自2020年底以來,該指標始終維持在70%以上的高位。同時,期末時公司貨幣資金僅為9.88億元,而對應的長短期債務總額卻高達108.49億元。
對此,華北制藥方面表示,盡管公司面臨一定的財務壓力,如資產負債率較高和財務費用負擔較重等問題,但公司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步改善了財務狀況,增強了抗風險能力。
具體而言,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北制藥優化資產結構,完成金坦公司市場化債轉股,引入資金9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控制在70%以下。同時,公司加大應收清欠力度,制定實施清收方案,上半年應收款項清收5.07億元,降低資金成本。
除此之外,華北制藥還在一直在努力降費。2023年,公司財務費用為4.73億元,2021年、2022年分別為5.76億元、5.52億元。今年上半年,華北制藥繼續加大可控費用管控,1-6月份財務費用同比減少1715萬元。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