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6-17 19:18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5527
在公立醫院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麻醉學科正發生著從“手術幕后默默守護”到“全周期健康管理核心擔當”的重大轉變。過去,麻醉學科常被視為手術的“配角”,而如今,它已然成為保障手術安全、提升患者就醫體驗以及提高醫院整體運行效率的關鍵平臺,成為守護公眾健康的“主角”。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務部部長王錚和麻醉手術部主任朱耀民,圍繞“凝心聚力,共創麻醉學科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分享了該院在麻醉學科建設方面的創新舉措與深入思考。
西安交大一附院醫務部部長王錚在手術中
從幕后守護到全周期擔當:麻醉學科發展實現角色重構之路
“麻醉是外科的起點,更是貫穿圍術期的生命線?!蓖蹂P部長強調。回溯歷史,1846年美國外科醫生威廉?莫頓在波士頓麻省總醫院公開演示乙醚麻醉下的外科手術,這一創舉猶如一把鑰匙,開啟了現代外科的新紀元。
時至今日,麻醉學科已不再局限于單純的術中鎮痛,而是實現了服務范圍的全面拓展,覆蓋術前評估、術中管理以及術后康復等全流程醫療服務。王錚部長指出:“術前對患者心肺功能的評估、術中麻醉的全程化管理以及術后快速康復措施的實施,都是麻醉醫生的核心工作內容。外科手術的終極目標是讓患者順利康復,盡快回歸社會,這一目標的達成離不開麻醉技術的全方位支持。”
據了解,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麻醉學科早已突破手術室的局限,服務邊界不斷延伸。麻醉門診的接診量呈現出顯著增長態勢,從2023年的2.8萬例迅速攀升至2024年的3.8萬例,2025年1-4月就已完成近2萬例門診。這些門診服務不僅涵蓋傳統手術場景,還廣泛涉及無痛胃腸鏡、內鏡治療、精神科電休克等非手術場景,真正實現了“全院無痛化診療”的全流程覆蓋。
對于麻醉學科在醫院中的重要作用,朱耀民主任感觸頗深:“如今的麻醉科已成為醫院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科室。它不僅是手術順利進行的‘安全屏障’,還肩負著重癥治療、疼痛管理、急救復蘇等多重職能。以心臟大血管手術為例,通過術前對患者心肺功能進行精細化評估,術中精準調控血流動力學,部分患者能夠在手術室內直接拔管,其余患者術后6小時內也可實施快速拔管策略,從而加速康復進程?;颊逫CU停留時間顯著縮短,并發癥發生率也顯著降低?!?/p>
舒適化醫療與技術攻堅:麻醉學科的臺前亮相密碼
舒適化醫療的發展和加速康復外科的普及,不斷推動著麻醉學科從“幕后”走向“臺前”。
王錚部長表示,ERAS 理念最初源于外科康復領域,其核心在于通過減少圍術期應激反應,助力患者快速回歸社會?!皣g期 ERAS管理應秉持‘基于術前、擅于術中、勤于術后’的理念,這些理念的落地實施,標志著診療模式正從傳統的‘疾病治療’向‘整體康復’轉變升級?!?/p>
朱耀民主任感慨:“每當看到患者超出預期地康復,包括每個臨床創新應用切實為患者服務、讓患者受益的時候,是我們作為醫生最開心的時刻。”
西安交大一附院麻醉手術部主任朱耀民
多學科協同與創新引領:麻醉學科的高質量發展引擎
作為平臺學科,麻醉學科與其他科室的協作至關重要。對此,兩位專家都認為,多學科協作既是現代醫療的核心場景,更是推動麻醉學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多學科協作并非單向支持,而是雙向賦能?!敝煲裰魅伪硎荆樽韺W科正借助臨床問題具象化、管理目標標準化、質量改進持續化的協同機制,實現從單純的技術執行者向診療策略共建者的角色轉變。正是麻醉科和各學科的協同創新,成為了突破技術瓶頸的關鍵。
“麻醉學科的發展始終秉持‘臨床問題驅動科研’的理念,所有創新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讓患者更快康復。”朱耀民主任強調,在科研創新與臨床轉化的雙輪驅動下,醫院麻醉學科正逐步實現從“技術跟隨”到“創新引領”的跨越,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麻醉診療服務。
談及學科未來發展,王錚部長表示,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麻醉學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單位,西安交大一附院正著力打造“三位一體”的麻醉學科生態——以臨床研究提升學術影響力,以技術創新推動成果轉化,以平臺建設拓展服務場景?!奥樽砑夹g作為現代外科手術的開端,同時也在持續支撐著外科技術的發展,隨著臨床對麻醉學科理念的不斷更新,以及患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麻醉從‘保命’走向‘保質量’,從‘手術配角’變為‘健康主角’,它所承載的不僅是一臺手術的安全,更是整個醫療體系效率與溫度的提升。麻醉學科更需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發展,推動學科邁向更高水平。” 華商網記者 袁毛毛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