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14 06:18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6036
5月31日,延安市婦幼保健院“白求恩醫療服務隊”成員在延安文化藝術中心廣場進行禁煙宣傳。 受訪單位供圖
8月12日,延安市人民醫院“白求恩醫療服務隊”的醫生護士們走進子長市余家坪鎮涼水灣村,把健康送到鄉親們身邊。
當日,他們為村里120多人做了免費體檢,為600多人次看病,發放100多份藥品。
當得知村里有幾位老人因為身體不好很難走到集中義診點時,幾位隊員立即帶上設備和藥品上門服務。看著醫生護士忙前忙后,村民李金有感慨:“不用預約掛號,還不花錢,醫生來到家門口給我看病,真是太好了。”
這樣主動上門、深入基層的事,延安市白求恩醫療志愿服務隊已經干了7年多。
從2018年6月成立到現在,這支隊伍踏遍延安13個縣的鄉村、社區、學校、企業,累計開展義診活動1800多次。隊伍也從最初的5家市級醫院、224名隊員,發展壯大到43支分隊、3768名注冊志愿者,其中黨員1345人。7年來,大家伙兒的志愿服務時間加起來足足有36萬小時。
“實實在在解決鄉親們看病不方便的問題,是服務隊最重要的任務。”服務隊總負責人翟建軍說。
今年3月20日,天剛蒙蒙亮,延長縣安溝鎮北陽村村委會大院就熱鬧起來。延安市人民醫院“白求恩醫療服務隊”聯合中國醫科大學的專家和延長縣中醫院,把診療臺和檢查設備搬到了這里。
76歲的王大爺早早趕來排隊,他說:“我腿腳不便,去縣城看病得折騰一天。今天專家來村里做B超、測血糖,還免費發藥。”68歲的張大爺也領到了需要的降壓藥:“我腿腳不好去不了縣城,專家到家門口給看病送藥,這下藥都備齊了。”當日,價值兩萬多元的藥品發到了村民手里。
在延安市育才小學李渠分校,醫生們為全校700多名學生免費檢查視力,建立詳細的視力檔案。“青少年近視防控要‘關口前移’,早點發現問題,就能更好地保護眼睛。”負責的醫生說。
在延安市寶塔區第十八幼兒園,眼科專家用孩子們喜歡的“蒙眼測試”和“眼保健操”游戲,教給他們護眼小秘訣。
送醫送藥是解燃眉之急,服務隊更看重的是幫助縣鄉醫院提高水平,讓好醫生、好技術能長久留在當地。
5月17日,延安市中醫醫院“白求恩醫療服務隊”的專家來到子長市人民醫院。
他們不是簡單地替基層醫生看病,而是帶著基層醫生一起查房、仔細分析復雜病例、討論如何優化治療方案。一位專家指著片子對當地醫生說:“你看這個病灶位置比較特殊,下針的角度可以再微調一下,效果會更好。”
服務隊成立以來,一直堅持這樣的“幫學帶教”,累計在基層醫院開展400多次學術講座,組織231場病例討論會,切實幫助基層醫生提升診療能力。
不久前,在寶塔區鳳凰廣場,服務隊舉辦的中醫藥義診吸引了許多市民。
一位剛做完艾灸的老者活動著膝蓋說:“做完感覺膝蓋沒那么僵了,走路輕快不少。”做完穴位貼敷的人指著腹部說:“貼完這里暖暖的,胃脹好多了。醫生還告訴我這是什么穴位,我回去自己也能隨時調理。”醫護人員在服務群眾的同時,總不忘講解一些實用的健康知識。
7年來,服務隊累計為超過50萬名群眾免費進行身體檢查和治療,發放60多萬份健康宣傳資料;
他們和230多戶困難家庭結對進行長期幫扶,慰問335名生活困難群眾,送去價值20多萬元的慰問品;
無論是大型活動、體育賽事的現場保障,還是抗擊新冠疫情的艱難時刻,服務隊總是沖在前,參與26次重大活動的醫療保障服務,組織500多場科普宣傳和急救培訓;
深入吳起、甘泉、黃陵等地的20多個偏遠鄉鎮,為家庭困難、看病不便的群眾上門服務……
“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翟建軍的話很簡單。他們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在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評選中,延安市白求恩醫療志愿服務隊入選。
如今,在延安的山梁溝峁間,服務隊的車輛依然在穿梭。車上裝著藥箱、儀器,更裝著醫生護士的一片真心。一年又一年,他們把健康和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