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08 06:44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5897
目前高考已率先拉開帷幕,中考也即將到來,全國各地再度進入考試時間,考生們難免會感到緊張。對此,考生們該如何調整?關于應考緊張又有哪些認識上的誤區?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胡少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適度的應考緊張并非壞事,反而能幫助考生集中注意力,此外,考生們也需理性看待考試,更好地接納自我。
據胡少華介紹,緊張是人面對壓力、應對危險環境時所產生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面對大考,考生們可能產生擔憂等情緒,也可能出現睡眠紊亂、搓手頓足等軀體表現,但只要這些心理、生理變化是短暫出現且在正常范圍內的,就無須過于擔心。那么,面對適度的應考緊張,考生們當如何自我調節?
胡少華表示,考生在考前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不要因為臨近考試熬夜惡補,要保證充分的休息,同時還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可以通過一些呼吸訓練進行情緒調整。此外,考生不應規避與同學的正常交流,在面臨同一場考試時,同學之間并肩共進的心態或許能促使彼此之間產生更多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應考緊張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考生易產生認識上的誤區,擔心自己會因緊張影響考試發揮。其實,在應考時適度緊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生發揮出更好的水平。
“適度的緊張其實能夠動員考生的精力,從思維的活躍度方面來看,適度緊張能幫助考生更專注于當下的重要事件,在備考、認知儲備過程中能更加專心,可以更好地解決當下的一些問題,在考試過程中也能有更好的表現,因此適度緊張對于考生的發揮還是有促進作用的?!焙偃A說。
如今高考已經開始,許多考生也會擔心在考試中因突然緊張而產生慌亂,尤其是在考場上出現“大腦一片空白”的情況。對此,胡少華表示,如果在考場出現喘氣加劇、大腦一片空白、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反應,只需要鎮靜下來,深呼吸,閉上眼睛沉思、冥想,幾分鐘后情況就能夠得到緩解。
由此可見,適度的應考緊張是一個可調節、可緩解的正常情況。對于考生而言,相較于如何調整狀態,改變對于考試的認識,理性看待考試的結果,更好地接納自我或許更為重要。
在胡少華看來,個體的自我要求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做到自我接納、自我認同,同時也要具備越挫越勇的心理韌性。
“對于考試,考生需要有認知上的改變。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是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所以要用平常心來看待。此外,考試只是檢驗學習能力的一部分,也是一個階段性總結,它并不是對于一個人整體能力的反饋,成長過程中還有很多的機會,并非‘一考定終身’,因此考生也要建立自信,需要多維度認可自己的能力。”胡少華說。
此外胡少華表示,除了考生的自我調節外,家長和老師也需要在這一特殊階段給予考生情感支持,鼓勵他們在理性看待考試的同時,盡可能發揮出最好水平。“大家雖然同在一個‘考場’,但是考試結束后,每一個考生都有自己的道路,因此也需要做好引導,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在未來走自己的路?!?/p>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