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17 09:12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7382
夏天的餐桌上有一類菜頻頻出現,它集“高鈣、高鉀、高纖維”等特點于一身,這便是“豆類菜”。
俗話說“夏吃豆,勝吃肉”。盛夏吃點毛豆、豇豆、白不老等豆類菜,還能預防因出汗導致的電解質流失。豆類菜有哪些營養優勢?食用時需要注意哪些潛在的健康風險?
豆類菜在蔬菜圈有3個優勢
豆類菜堪稱餐桌上的“全能蔬菜”,經常吃可以收獲多個好處。
高膳食纖維
多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保護腸道、控體重、降血壓。健康成人膳食纖維推薦攝入量,為每天25~30克。
蔬菜中,鮮豆的膳食纖維含量表現最為出色,比如:每100克荷蘭豆,含6.8克膳食纖維;每100克鮮毛豆,含4克膳食纖維;每100克鮮豌豆,含3克膳食纖維。
高鉀
香蕉的鉀含量為256毫克/100克,相較而言,各種豆類菜的鉀含量如下表:
其中,四季豆的鉀含量達196毫克/100克,熱量只有24千卡/100克。鉀營養素密度為8.17,遠高于香蕉的2.75。
高鈣
鮮豆中的毛豆鈣含量比牛奶還高,這對促進腸道健康、維持電解質平衡、保護骨骼健康均有重要作用。
毛豆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3.1%,接近豬肉,遠高于其他蔬菜,并且氨基酸種類齊全,是可媲美肉類的優質蛋白質。
吃豆必須“做熟”
豆類菜營養價值高,但有一個弱點——容易中毒,尤其是四季豆。
有些鮮豆含有皂苷、紅細胞凝集素等天然毒素,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加熱可以破壞這些天然毒素,只要將豆子徹底做熟,就能避免中毒。
東北油豆角的豆子特別耐煮,需要燉煮15分鐘以上;一般豆角如四季豆,至少燉煮10分鐘。
烹調時要少放油,不要油炸,如果要炒著吃,最好提前沸水焯一下,焯完可以過一遍涼水,避免其顏色變暗。
引起中毒的潛伏期為幾十分鐘,一般不超過5小時。若出現中毒癥狀,應及時就醫。
這些人夏天尤其適合吃嫩豆
出汗多的人
夏天人體出汗多,容易導致鉀離子流失,甚至引起“低鉀血癥”,出現心慌、肌肉酸軟無力、呼吸困難等。
毛豆、嫩蠶豆、嫩豌豆、油豆角等嫩豆類是高鉀食物,適量吃一些,有助及時調節因出汗多導致的電解質異常。
需要提醒的是,腎病患者出現高血鉀時需要限制食用,對豆角過敏的人群應避免食用。
吃肉少的人
炎炎夏日,人容易沒有食欲,往往選擇吃涼拌菜、涼粉涼皮或清粥咸菜等,但這些食物無法給人體提供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機體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攝入不足會影響組織修復,使皮膚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
容易便秘的人
專家表示,鮮豆類食材兼有大豆和蔬菜兩方面的營養價值,尤其富含膳食纖維,對于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等有益。
比起成熟的干豆子,鮮豆的纖維更柔軟、低聚糖較少,對消化系統較弱的人也比較友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入300~500克蔬菜。像豇豆、白不老等,每天攝入上限控制在這個量即可。而毛豆、鮮豌豆等纖維含量高,需酌情減量。
-->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