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13 05:49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12120
“小勇已經脫離呼吸機,生命體征平穩,可以自主呼吸了!”——聽到小兒外科主任李鵬教授帶來的好消息,小勇的家人緊緊握住他的手,連連道謝。此前,正是李教授那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小兒外科做過很多同類手術,這個腹部腫瘤可以切除”的堅定話語,給了他們一顆“定心丸”。
早產兒小勇在母體內僅待了33周+2天便匆匆出世,體重2800克。他一出生便全身水腫明顯、膚色暗黃、腹部膨隆。輔助檢查提示,他可能罹患“肝臟血管瘤”。由于當地醫院治療經驗有限,家屬緊急將他轉往上級醫院。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重癥監護室里的孩子病情并未好轉:腫瘤未見縮小,反而引發了嚴重的腹脹和呼吸困難,即使持續吸氧,氧飽和度也僅能勉強維持。這個約蘋果大小的腫瘤,正擠壓著他尚未發育成熟的肝臟、心臟、肺和消化道,醫生建議尋找經驗豐富的大醫院進一步診斷與治療。
經多方打聽,小勇家屬找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小兒外科李鵬教授。與李教授溝通后,家屬決定轉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進一步治療。李鵬教授團隊接診后迅速啟動多學科會診機制,聯合新生兒科、麻醉手術科、影像科、超聲醫學科,共同為小勇制定治療方案。
小勇入院后詳細檢查發現,腫瘤直徑約10厘米,幾乎占據他肝臟一半以上,且血供豐富,如同一顆“定時炸彈”。同時,小勇心臟也開始增大,肺動脈的壓力明顯升高,腫瘤隨時可能破裂出血或繼續增大導致心肺功能衰竭。小勇為早產兒,體重較低,全身血容量僅約300ml,而腫瘤位于肝臟,血供豐富,術中極易出現大出血,對麻醉技術、手術操作及圍術期管理都構成了極大挑戰。
李鵬說,為20天的新生兒實施手術,難度大、風險高,但他更知道此類的疾病如果能夠及時的治療,孩子的預后會比較好。
經過周密術前討論并與家屬充分溝通,李鵬教授團隊決定實施“肝腫瘤切除術”。在麻醉團隊的精準調控和手術室護士的密切配合下,由李鵬教授主刀,小心翼翼游離血管及膽管,完整切除腫瘤,術中出血不足10ml。這顆如蘋果般大小的腫瘤,重量達315g,終于被成功“拆除”。
術后,小勇轉入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繼續治療。在醫護團隊的精心照料下,目前已順利脫離呼吸機,生命體征平穩,正處于術后恢復中。
“肝臟血管瘤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由于瘤體巨大,壓迫腹腔和胸腔臟器,時刻威脅著寶寶的生命,但多數經過規范治療都預后良好。”李鵬表示,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小兒外科每年接診大量來自西北乃至全國地區的復雜、疑難小兒外科疾病,包括嬰幼兒肝腫瘤、泌尿系畸形、消化道結構異常、先天性肺臟畸形、胸廓畸形等。依托先天性結構畸形診治重大項目,科室已建立起成熟的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為眾多像小勇這樣的孩子帶來生命的曙光。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