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19 01:23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454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7日召開健康中國中醫藥健康促進主題發布會之“中醫藥與運動健康”專題發布會,介紹中醫運動養生理念與調養方法等,并回答記者提問。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中醫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朱立國指出,運動前熱身要特別格外注意的是強度,以“微熱、微汗、關節滑利”為度,若出現疼痛、僵硬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防止運動過度造成損傷。
--> |
朱立國稱,中醫認為,肝主筋,藏血,腎主骨,生髓,我們又認為肝腎同源,與運動系統的關系密切。“筋喜柔不喜剛”,我們的關節包括十二經筋都是依靠肝血充盈濡養來使局部韌帶維持柔韌性,保證關節活動靈活協調、屈伸自如。運動熱身時,首先應該是通過柔和的動作來舒展筋脈,促進肝血的輸布,避免筋脈拘急。其次是要循序漸進,以柔克剛,筋具有柔韌性和彈性,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彈簧它的柔韌性很強,拉的太快,剛性運動越多,越容易造成傷害,所以我們要緩慢、柔和的進行熱身,避免突然的暴力施壓,那些剛性的力對韌帶和軟組織都會造成傷害,這主要是“筋喜柔不喜剛”的內涵。
另外,我們在運動當中可能有幾個方面要關注,不管是跑步、打球等等提前要做一些熱身,我們應該怎么做,首先是導引柔筋,順時針或逆時針對肩、肘、膝、踝、髖關節進行鍛煉拉伸,另外在活動脊柱方面,前屈后身,左右側屈,對膀胱經、肝經都是很好的刺激,能夠促進氣血運行,改善關節韌帶的循環,這些是比較好的運動前熱身運動。
朱立國表示,對于一些穴位,比如陽陵泉、委中穴可以刺激經脈的血液循環,舒筋活絡,提升關節活動的穩定性。另外,比較簡單的就是一些對我們的四肢進行的拍打,另外還有八段錦的一些動作,比如“雙手托天”“搖頭擺尾”,都是活動關節、減少肌肉張力比較好的辦法。
朱立國介紹,總之,熱身要特別格外注意的是強度,以“微熱、微汗、關節滑利”為度,若出現疼痛、僵硬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防止運動過度造成損傷。另外在運動以后,要做一些舒緩的動作,比如關節順時針、逆時針的旋轉,四肢的拍打等等,因為剛運動完以后,避免氣血驟停形成瘀阻。這樣從運動開始到結束,各個環節都保證了關節的活動度、靈活性。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