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29 09:52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0562
如今,家用電器的功能研發、設計越來越注重迎合消費者追求綠色健康的需求。比如冰箱,近年來就出現了主打“除農殘”功能的新產品。
不過,無論是在線下家電大賣場,還是線上各家電品牌旗艦店,對于“除農殘”功能的介紹總是伴隨著“除菌”二字,這也繞暈了不少消費者。冰箱“除農殘”,究竟是“營銷話術”還是“硬核科技”?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大型家電賣場,觀察多個品牌和眾多不同型號的冰箱產品發現,標價超萬元的冰箱中,標榜“除農殘”或“降農殘”功能的產品并不少見。某家電品牌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臭氧除農殘”是其品牌專利技術,在該品牌研發和售賣的多款冰箱中,僅有四五款沒有附加這一功能;同類產品加上“除農殘”功能,就要貴出三千元左右。
這位銷售人員在簡單地介紹“除農殘”功能后,會把話題轉向“除菌”。記者在冰箱內的展示牌上看到了“除農殘99%”的宣傳,隨后要求該銷售人員提供能證實產品有效除農殘的檢測報告,對方表示手里暫時沒有,但可以在網上搜索到;但當記者向該品牌電商旗艦店咨詢,品牌是否有“除農殘”功能的冰箱產品時,客服卻明確回復“沒有”。
--> |
另一家電品牌的銷售人員同樣告訴記者,他們的冰箱產品中具備“除農殘”功能的占大多數,除農殘之外還具備其他功效。
B品牌銷售人員:電解離子正負極對碰產生的億萬級活性離子,再進行分解和消殺。跟殺菌是一個功能,你可以在網上搜索“負氧離子”四個字,它可以去農殘,還可以抗菌、防霉、凈味,指的是食材里邊包含的李斯特菌、沙氏桿菌、沙氏霉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
照這位銷售人員的解釋,他們的冰箱產品一種原理可以同時覆蓋多種功能,她也向記者展示了不同功能的檢測報告,其中關于“除農殘”功能的報告顯示,“用農藥標準溶液配制農藥溶液,取2ml農藥溶液于培養皿中,將培養皿和樣品一起置于100L試驗箱中間位置,作用24小時后,測試污染物甲拌磷的去除率>99%”。記者搜索發現,國家自2022年9月起撤銷了甲拌磷原藥及制劑產品的農藥登記,禁止生產;已合法生產的產品自2024年9月起禁止銷售和使用。而對于“99%”這個數字背后的實際除農殘效果,這位銷售人員有自己的理解。
B品牌銷售人員:除農殘這個東西,農殘值是不一樣的,你要噴的農藥濃稠度又不一樣,或者說這個濃稠度包含在你的菜心里邊,看你怎么深究了。
一家專做冰箱的家電品牌門店中,一款“除農殘”“除乙烯”“除菌”“除毒”“凈味”“防霉”的“六合一”產品被擺在醒目的展示位。銷售人員介紹,該品牌的IDP技術采用高能離子放電,利用穩定電場場能,數秒內釋放數百萬高活性超強負離子,能殺滅箱體空氣中和附著在箱體上、食材表面的細菌和病毒等,“除農殘”功能同理;她還特別強調,這款產品的除農殘率能達到99.999%,并出示了檢測報告。記者查閱發現,這款產品的除農殘降解率報告顯示,檢測項目為“氯氰菊酯降解率”。記者搜索了解到,“氯氰菊酯”是一種廣譜殺蟲劑。
記者同時還在多個家電品牌的電商旗艦店咨詢“除農殘”功能冰箱,少部分品牌明確回復“沒有相關產品”,而推薦了“除農殘”產品或強調只能稱為“降農殘”產品的客服,通常也會在介紹功能原理時將話題引向“除菌”;而當記者質疑“除菌”和“除農殘”是否為一回事,客服普遍沒有給出明確回答,但多數都能提供證明產品有效除農殘的檢測報告。一位大型電器賣場產品顧問李女士透露,的確有品牌利用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將“除菌”功能包裝成“除農殘”進行營銷。
李女士:這倆真不是一回事?!俺本褪菤⒓毦?、霉菌這些微生物,比如剩菜放冰箱,除菌好的能少長霉;但“除農殘”是去農藥,像剛摘的青菜、辣椒上可能帶的殘留農藥,這得專門技術才能處理,普通除菌根本辦不到。消費者還是看說明書最靠譜,寫著符合農殘去除標準的才是真有這功能,只說除菌率的,別指望它去農藥。
資深家電行業分析師丁少將進一步解釋,“除農殘”和“除菌”有著本質不同。
丁少將:除菌針對的是微生物,包括細菌和病毒,它主要通過破壞微生物的細胞膜或者DNA,實現細菌的滅活作用。除菌技術相對比較成熟,而且容易被檢測。除農殘技術,主要是針對農藥分子,它需要通過特定的化學反應,比如氧化反應、分解反應,實現去除農殘物質的作用,它的效果受農藥的種類、濃度、環境的制約比較大,而且驗證它的有效性會更加的復雜。在銷售端確實有將兩類技術混淆的動機,一些商家進行捆綁宣傳,能夠成為高端冰箱溢價的賣點,也契合了現在一些消費者的健康焦慮。
丁少將介紹,目前業內確實有一些技術能夠實現“除農殘”,使用較多的是深紫外光技術和離子凈化技術,前者主要通過特定波段的光打斷農藥分子的化學鍵、再通過一些氧化反應分解農藥殘留,而后者的本質是通過氧化還原反應降解農藥分子。不過,丁少將表示,目前業內尚缺乏冰箱除農殘的專項檢測標準。因此,企業對于其產品除農殘效果的檢測通常也只是基于自身設定的條件來得出結果,沒有統一的評估體系。
丁少將提示,消費者還是要客觀認知冰箱的“除農殘”功能,優先選擇標注明確檢測條件的產品;同時,一些傳統除農殘方法仍然可以廣泛使用。業內人士建議,購買果蔬后,用流動的清水充分沖洗,輔以30分鐘左右的清水浸泡,是較為簡便有效去除表面水溶性農殘的方法;不過,常規浸泡對脂溶性農藥效果有限,擔心農殘的消費者可選擇去皮食用。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