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26 05:42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5251
巴菲特又減持!
6月25日,港交所文件顯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于6月19日減持比亞迪H股201.75萬股,交易平均價格為234.57港元/股。減持后,伯克希爾·哈撒韋持倉比例由6.18%降至5.99%。
股價方面,截至6月25日,比亞迪H股最新報收239.6港元/股,A股最新報收254.01元/股,總市值為7001億元。
巴菲特減持比亞迪,持股比例降至5.99%
6月25日,港交所文件顯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于6月19日減持比亞迪H股201.75萬股,交易平均價格為234.57港元/股。減持后,伯克希爾·哈撒韋持倉比例由6.18%降至5.99%。
據悉,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08年以8港元/股的價格買入了2.25億股比亞迪H股,持有時間長達14年,直至2022年8月首次開始減持。
此前,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巴菲特或有減持比亞迪至清倉的打算。他表示,一旦持股比例降至5%,減持速度會加快,因為持股5%以下股東的減持不需要進行披露。
關于減持比亞迪的問題,今年5月,巴菲特曾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回應稱:“比亞迪的投資類似5年前在日本的投資,我們很少在美國之外,做這么大的投資。但未來,我們將以美國為主要投資方向。”
有私募人士分析認為,巴菲特從2008年建倉至今,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滲透下,營收和利潤也達到了空前的規模,股價近30倍的漲幅,伯克希爾減持比亞迪獲利了結;目前比亞迪動態市盈率25倍左右,相比伯克希爾持倉中的雪佛龍、西方石油、美國銀行等標的偏高;此外,海外關稅稅率提高,比亞迪出海的不確定性。
對于巴菲特減持對于比亞迪股價的潛在影響,有券商人士表示,2022年巴菲特開始減持比亞迪的時候,當時消息對市場有比較大沖擊,不過經過多次減持之后,巴菲特減持的消息對市場影響已經是越來越小,而巴菲特對比亞迪的持股比例也是越來越低,對比亞迪的價值分析,投資者應該回歸到對基本面的判斷。
前次減持上周剛剛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上一次披露減持比亞迪的信息就在不久前。6月17日,港交所披露數據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于6月11日減持比亞迪H股,減持股份達134.75萬股,持倉比例由7.02%降至6.9%。
根據港交所披露易規定,大股東增減持股票只有橫跨某個整數百分比時,才需要作出披露。從最新公告中的持倉比例可以看出,6月11日以來,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持續減持比亞迪。
而就在近期的減持開始后的第二天,6月12日,歐盟于宣布,計劃從今年7月開始,擬在目前10%的關稅基礎上,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加征17.4%至38.1%不等的臨時反補貼稅。其中對比亞迪額外征收17.4%臨時性關稅,加上本身10%標準關稅,合計共27.4%。
高盛預計,歐盟額外關稅會導致比亞迪今、明兩年純利分別減少2%及6%,估計該車廠有兩大措施應對,包括調整售價或加大在歐洲生產規模。比亞迪去年底已在匈牙利建立首個歐洲車廠,并有意擴建,目標于2030年成為歐洲最大的電動車銷售商。
對于此事對整個電動車行業的影響,國投瑞銀新能源混合基金經理施成認為,歐盟對我國電動車加征關稅一事在市場上流傳已久,也是許多投資者對于新能源汽車后續前景比較悲觀的原因之一。那么現在預期落地,反而可能會釋放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悲觀情緒。從基本面看,目前我國新能源車對于歐盟國家的出口體量較小,因此加征關稅對我國新能源車企的業績影響應該不大。
電車行業或已進入下半場
近年來,以比亞迪為代表的電動車行業備受關注,也是投資者關注的熱點板塊。而在近兩年市場的震蕩調整中,電車板塊似乎并未體現出以往的強貝塔屬性,接下來,圍繞電車板塊的投資應該關注哪些呢?
中歐基金基金經理劉偉偉認為,電車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智能化具體的突破點是自動駕駛。目前,全球的電動化率已經提到了17%,未來全球電動化率進一步提升需要依靠兩方面:
一、除了中國、歐洲和美國之外的其他地區缺乏優質的電動車型供給,電動化率僅有5%。如果中國車企能夠以較低廉的價格,在海外實現規模化銷售,全球的電動化率會有一個快速提升。除此,美國頭部新能源企業目前在開發廉價車型,如果能發布,非中美歐市場的電動化率也會有快速提升。
二、全球電動化率提升,需要依賴自動駕駛技術的突破。自動駕駛才能讓電動汽車的接受度更高,從而把一部分燃油車淘汰出市場,市場滲透率才能有更大的飛躍。
長城基金曲少杰認為,智能駕駛技術持續演進,主要整車廠將智能駕駛作為主要競爭陣地,L2級別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滲透率逐步提升,L3也將更多地被消費者接受。智能駕駛芯片和智能 座艙芯片、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域控制器、中控屏、音響等硬件設備成長性被打開, 智能駕駛軟件進一步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演進速度,積極關注并配置智能駕駛芯片、智能座艙芯片為代表的智能駕駛配套產業鏈公司;相信智能駕駛滲透率可以持續提升,汽車芯片及智能駕駛系統具有高技術壁壘,高單價,高毛利的特征,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智能駕駛仍然將會是新能源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軟件和硬件都將以更快的速度迭代從而產生很多投資機會,看好全球新能源汽車整車及產業鏈龍頭企業和已經搶跑占領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領導地位的公司以及布局智能駕駛大模型的產業鏈公司。
校對:楊立林??????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