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05 10:15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12553
“老陳,這幾天咋沒見你來下棋?胃又不舒服了?”“唉,別提了,老毛病,疼起來真要命。兒子非逼我去做胃鏡,我一聽那根管子就哆嗦,打死都不去!”“那你可落伍嘍!我閨女是消化科的護士,說現在有種‘膠囊內鏡’,就像吞顆‘小豆子’一樣就把胃腸都查了!”這段發生在公園棋攤的對話,主人公正是65歲的退休工人陳大爺,而這場對話也悄然改變了他對消化道檢查的看法。
硬扛老毛病 遇“救星”檢查
陳大爺胃痛、反酸、間斷便血好幾年了,一直選擇硬扛。兒女多次催促他去醫院檢查,他總以“小毛病”“怕胃鏡”為借口拒絕。直到最近一次疼得直冒冷汗,在兒女的極力勸說下,他才來到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后,建議陳大爺做胃腸鏡檢查。一聽到“胃腸鏡”,陳大爺頭搖得像撥浪鼓,堅決表示害怕難受。醫生笑著安慰道:“老爺子,別怕。我們現在有無痛舒適化內鏡檢查,還有膠囊內鏡檢查,這些檢查都不難受。”隨后,醫生為陳大爺詳細講解了兩種檢查的方法和過程,陳大爺聽后,毅然選擇了膠囊內鏡檢查。
輕松體驗 “小豆子”大顯身手
膠囊內鏡檢查的準備過程十分簡單。檢查前一夜,陳大爺只需喝了點醫生開的清腸藥。檢查當天,醫生遞給陳大爺一顆比感冒膠囊稍大一點的“內鏡膠囊”,讓他喝口水咽下去。“這就完了?”陳大爺滿臉疑惑。吞下膠囊后,陳大爺穿上一件像馬甲一樣的輕便記錄儀,便可以自由活動了。“我還能去公園溜達呢,一點都不耽誤事!”陳大爺興奮地說道。
在接下來的8個小時里,那顆小小的膠囊在陳大爺的腸胃里自動拍照“巡航”,陳大爺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和痛苦。8小時后,陳大爺把記錄儀還給醫生,第二天,膠囊就隨大便自然排出了。
小膠囊 蘊含大科技
這顆神奇的“膠囊”其實是一個集成了微型攝像頭、燈光、電池和發射器的超精密機器人。它依次經過食道、胃、小腸、大腸,以每秒數張的速度拍攝數萬張高清照片,并實時傳送到陳大爺身上的記錄儀里。醫生通過查看這些照片,就像看一部“消化道探險電影”一樣,能夠360°無死角地查看陳大爺腸胃里的每一個細節。
揪出“真兇” 心服口服
檢查結果出來了,問題還真不少!陳大爺的胃里有多處糜爛,在小腸深處,攝像頭還發現了極其隱蔽的血管畸形,正是它導致了陳大爺的慢性出血。“幸虧發現得早!”醫生指著屏幕上的圖像說,“老爺子,您看,就是這個小東西在搗亂。再晚點,出血多了可就麻煩了。咱們現在發現問題了,只需要對癥處理就好了。”
陳大爺看著清晰的圖像,心服口服地說:“哎呀媽呀,真是這東西!藏在這么深的地方,要不是這小膠囊,還真發現不了!這下心里徹底踏實了。”針對陳大爺的問題,消化科醫生進行了對癥治療,癥狀很快得到了緩解。
適用人群廣泛 優勢顯著
如今,陳大爺成了社區里的“科普達人”,誰要是有便血、腹痛查不清,他就會熱情地推薦:“去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吞顆豆子就搞定了,比吃碗涼皮還利索!”
那么,哪些人特別需要這顆“智能膠囊”呢?像陳大爺一樣,長期腹痛、腹瀉、貧血、間斷便血,常規檢查找不到出血原因,害怕傳統胃鏡、心理和身體都無法承受的“畏鏡”一族,需要排查小腸疾病的人(小腸是傳統內鏡的“盲區”),以及希望對自己的消化道進行一次無痛、全面、精準篩查的健康體檢人群,都適合選擇膠囊內鏡檢查。
膠囊內鏡具有“三大優勢”
微創無痛,兒童老人均適用。膠囊直徑約1cm,吞服如服藥,無創傷、無麻醉風險,尤其適合兒童、老年人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精準操控,360°無死角成像。通過體外磁場精準控制膠囊方向,確保胃部各區域清晰拍攝。
AI智能自動識別病變。系統內置AI算法,自動識別潰瘍、息肉、腫瘤等病變,醫生審核時間大幅縮短。
科技賦能 守護健康
陳大爺現在已經康復,又天天活躍在公園棋攤上。他逢人便夸:“現在科技真是好!查腸胃跟玩似的。你們誰要是腸胃不舒服又怕做胃腸鏡,趕緊去問問這個‘膠囊’,別跟我似的傻傻硬扛,差點出大事!”
健康無小事,檢查莫拖延。別再讓“害怕”成為健康的攔路虎。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莊坤主任團隊以“微創、精準、無痛、高效”為核心,為無數患者解除了傳統內鏡的恐懼,讓健康管理真正實現“溫柔觸達”,為守護人們的消化道健康貢獻著科技力量。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