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30 23:49 來源:新華網 閱讀量:18942
“人工智能+”打開發展新空間——南寧市加快構建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良好創新生態
在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機房,工作人員巡查服務器運行狀態。(黃紅錦 攝)
DeepSeek 大模型、算力基礎設施、機器人……今年以來,南寧市搶抓人工智能新賽道新機遇,積極拓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推動人工智能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讓人工智能更好賦能千行百業,加快構建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良好創新生態。
據統計,目前南寧市有人工智能相關企業1552家,占全區比重超過50%,培育了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潤建股份有限公司、云寶寶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數絲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西中科阿爾法科技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產業加快壯大。
“人工智能+”,大勢所趨,亦蘊藏著無限可能。
“AI助手”幫忙 跨語言教學變得更順暢
講臺上,老師用中文講解知識要點;講臺下,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留學生亮高美神情專注地聽課,老師的話語通過她佩戴的特制耳機,清晰、流暢地轉化為她熟悉的印度尼西亞語,實時傳入耳中。當老師提出問題,亮高美直接用印度尼西亞語輕聲回答,話音剛落,講臺旁的顯示屏便很快顯示出對應的中文譯文,同時老師的耳機也接收到了翻譯后的中文語音。
這高效的跨語言交流得益于廣西達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試點應用的東盟多語言無障礙教學系統。該系統融合先進的機器翻譯與語音技術,支持中文、英文及東盟主要語言的多語言混合互動教學。“這套系統還覆蓋了教學全流程,為學校搭配了一套完整的多語言教學工具、資源庫和智能支持體系,課前教材、教案、課件都能通過AI進行高質量譯制,課后配備基于大模型的AI學習助手,隨時解答學生疑問,讓跨語言教學變得越來越順暢,實現‘聽得懂、問得出、學得會’。”該公司項目總監李雨泓介紹。
作為一家專注于東南亞語言智能處理技術研發及語言服務的人工智能企業,廣西達譯科技有限公司扎根南寧、面向東盟,自主研發的東盟多語言大模型、智能翻譯平臺、多語同傳系統、東盟本地語大數據平臺等AI產品已在政府服務等場景取得實效。
“未來,我們將重點向‘語言+產業’深度融合、共建區域數智生態等兩大方向發展,一方面將依托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建設,聯合行業伙伴,在‘語言+跨境電商’‘語言+智慧教育’‘語言+文博旅游’等領域打造面向東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以多語言大模型為核心,聯合高校、企業及研究機構,推動開放合作和聯合創新,促進人才、數據、算力的區域協同,構建可持續的東盟語言AI應用生態。”談起對公司的發展展望,該公司總經理溫家凱信心滿滿。
萬物皆可“算” 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合作
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動力引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對算力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
近年來,南寧市超前謀劃布局算力中心,建成云數據中心11個、智算中心4個,支持潤建五象云谷萬卡集群項目建設,引入云知聲等企業搭建智算平臺,以市場化運作方式滿足南寧市以及東盟國家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
由南寧產投集團旗下數絲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的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相當于一個每秒可運算上億次的“最強大腦”。“作為廣西首個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智算中心采用華為昇騰全棧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應用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型開發、訓練和推理等場景,提供從底層芯片算力釋放到頂層應用使能的人工智能全棧能力。”該公司人工智能產業部工程師廖日帆表示,依托充沛的算力,智算中心已為超百所(家)高校、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為南寧市發展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產業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算力摸不著、看不見,如何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該公司副總經理施寧給出了答案:“在普惠算力方面,智算中心正持續優化算力供給,以優惠價格讓企業更加便捷使用算力;在技術服務方面,要做好軟硬件適配協同,向各企業提供專屬AI解決方案,支撐行業融入實體經濟;在人才培養方面,智算中心還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提供實踐工具,共建課程體系和培養計劃。”
未來,智算中心將充分發揮算力優勢,立足本地產業實際,聚焦市場應用需求,面向東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合作,量身定制特色應用場景解決方案等具體措施,加快打造有利于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良好生態。
打造應用場景 讓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今年以來,南寧打造了一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有力推動了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智慧政務方面,基于本地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南寧市率先推出“AI邕心答”智能助手,融合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工程審批等上萬條辦事指南和政策,可持續為市民和企業提供全天候的“自助式”咨詢問答服務;
城市管理方面,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用AI技術賦能城市交通智慧化運營,在線監測預警模型,優化流程,提高運營信息化水平,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
農業種植方面,捷佳潤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AI巡園系統在隆安縣的藍莓種植基地,以及馬來西亞、尼日利亞等國家的種植園得到應用,讓“一人管理千畝農場”成為可能;
產業發展方面,潤建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曲尺”生成式人工智能行業模型開發平臺已完成25個通用大模型的調用測試和工具開發,具備文生圖、圖生圖、圖生文的功能;
……
隨著南A中心加快建設,南寧正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用好南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等重要平臺和載體,加快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產業新高地。
“當前,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相關企業的活力和潛力不斷激發,積極效應逐步顯現。我市持續向社會征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全力打造的南A中心展示中心已建成試運營,將迎接于今年9月在南寧舉行的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各路嘉賓。”南寧市數據局副局長張春表示,南寧市還在國際數據流通方面持續發力,力爭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南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設工作,積極謀劃外向型數字產業,覆蓋人工智能、跨境電商、跨境物流、跨境數字文創、跨境金融等多個跨境數字經濟產業,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首府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