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14 13:21 來源:投資界 閱讀量:5585
近期,網絡上流傳的一份資料顯示,抖音開始測試線下收單,消費者可以在商超、餐館等用其付款。抖音支付還籌謀部署“碰一碰”設備,以簡化線下支付流程。
早在去年4月,字節斥資14億元人民幣,收購一家名叫“聯動優勢”的公司,拿到線下收單業務許可,引發抖音入局線下支付的猜想。近一年半后,靴子終于落地。
除了拓展支付場景、增加資金入口,在資金出口側,抖音提供高額優惠,試圖將用戶引導至小貸、消費貸等泛金融場景。
目前,抖音支付鏈接的金融服務主要是現金貸“放心借”,以及消費貸“抖音月付”,分別對標支付寶“借唄”和“花唄”。字母榜近期實測發現,抖音放心借面向新用戶提供“0息0費用”等優惠,借款額度可達6萬元。
此外,抖音月付也有不少福利,包括分期付款免手續費、優惠券,以及在電商消費中贈送運費險等。
把資金入口和出口同時做大,是抖音金融眼下的主攻方向。
字節2021年1月推出抖音支付,并贊助央視春晚紅包進行推廣。隨后幾年,抖音電商和本地生活等業務飛速增長,抖音支付規模也水漲船高。
抖音沒有公布過支付業務的具體規模。但今年1月,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將注冊資本從1.5億元增至31.5億元,躋身行業前四,折射出這塊業務已經有了數量級的躍升。
另一方面,2023年底,抖音將旗下中融小貸的注冊資本從90億元增至190億元。彼時有消息稱,截至當年底,抖音放貸余額接近4000億元,隨后被抖音方面否認。如今,通過提供0息0費用的優惠,抖音試圖吸引更多用戶借錢,繼續做大金融業務的體量。
與四年多前剛剛入局支付相比,抖音金融今天更需要做大做強。
據路透社、The Information等報道,字節今年前兩個季度營收反超Meta,成為全球收入最高的社交媒體公司。但第二季度25%的同比增速,相比去年上半年的35%回落明顯。而字節對AI大模型的巨額投入,也會對盈利造成拖累。
在公司外部,字節的挑戰也比以前更多。
美團、京東、淘寶上半年的即時零售大戰,以及近期高德大舉入局本地生活,都會對抖音的電商、本地生活等板塊產生影響,分流消費者和訂單;抖音囿于配送、地推等方面的短板,難以*時間正面回擊。
在此情況下,抖音把金融板塊做起來,可以立竿見影地獲取更多收入和利潤,還能借此鎖定更多用戶,進一步激發抖音各個板塊的消費活力。
抖音集團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金融相關業務并非抖音集團的發展重點,將其定位于“服務抖音體系內電商、生活服務等場景下個人和小微商戶的通用需求”。但抖音金融要想起飛,遲早要摸著支付寶、理財通過河,深入理財的各個細分板塊,端出自己的“余額寶”。
01
網絡流傳的資料顯示,為了打入線下場景,抖音支付提供一系列用戶補貼,包括粉絲專享優惠、專享價、下次享優惠等。
此外,抖音還把線下支付與線上內容生態打通。用戶完成支付后,平臺會提示關注品牌或商家的抖音號;用戶使用商戶視頻投稿、轉發,還能獲得支付券。線下商家接入抖音支付,可以將用戶從公域沉淀到私域,拉升復購。
除了折扣和流量,抖音還在嘗試做支付硬件。
在線上場景,抖音支付加速尋找盟友。
除了牽手蘋果,抖音支付還陸續接入多家第三方線上購物平臺,包括樸樸超市、多點等。
與此同時,抖音也在嘗試擴大支付之外的金融服務,推廣手段同樣是提供補貼。
一邊從線上線下盡可能吸引新用戶,一邊拿出真金白銀補貼,鼓勵用戶使用小貸、消費貸等金融服務,抖音金融野心不小。
抖音目前主要的追趕手段,是從入口下功夫。
此前,抖音支付已經全方位融入字節業態,特別是短視頻、電商、本地生活等板塊,都把它作為默認選項。如今,抖音支付拉開陣勢,不僅要服務字節的姊妹業務,也要覆蓋千百萬線下商家,以及蘋果、樸樸超市這樣的第三方線上交易場景。
相比之下,抖音不僅“入口”不如別人多,“出口”也非常有限。用戶只能在抖音花錢,卻不能存錢、賺錢,抖音支付的版圖仍未補全。
在此情況下,與其說抖音金融“大力出奇跡”,倒不如說“大力補課”,盡可能補齊短板。
02
與幾年前剛剛涉足支付相比,如今的抖音更需要把金融培育成新的增長引擎。
最近幾年,字節幾塊新業務成績斐然。抖音之外,三大新銳APP——紅果短劇、豆包和汽水音樂,成長速度驚人。
根據QuestMobile、海豚投研等機構的數據,2.1億月活的紅果短劇、1.1億月活的豆包、1億月活的汽水音樂,組成了一個高達4億MAU的新流量池,相當于在抖音體外再造大半個抖音。
但問題是,三大APP均尚不足以“接班”抖音,成為字節的下一頭利潤奶牛。
紅果短劇主打免費模式,用戶看廣告才能看短劇,但近年來互聯網廣告市場的整體增速并不快。至于另外兩個APP汽水音樂和豆包,仍處于跑馬圈地的投入期,均尚未大規模啟動商業化。三大APP可以給抖音乃至整個字節帶來新用戶,但暫時無法帶來大量收入。
另一方面,從行業格局來看,抖音在電商和本地生活賽道面臨*激烈的競爭。
上半年,外賣“三國殺”激戰數月,三大平臺未分勝負,卻讓即時零售進一步深入人心。相比美團等平臺,抖音由于缺少運力,依賴第三方配送或商家自配送,往往只能做到“小時達”,與“秒送”“閃送”的半小時達體驗差距明顯。
其結果是,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快速膨脹,抖音卻不容易參與這場盛宴。而即時零售天然對電商有分流作用,尤其是食品雜貨、美妝日化等品類;抖音沒有搭乘這趟快車,卻要承受伴隨而來的需求侵蝕。
本地生活方面,抖音此前以探店視頻打開局面,再加上流量澆灌,這塊業務的體量已經很大,到店餐飲和酒旅堪稱美團、攜程的最強對手。此前,雷峰網援引多位行業內人士稱,抖音本地生活2025年GMV目標約8000億元。抖音對此不予置評。
但隨著京東入局、淘寶將高德推上前線,曾經的挑戰者抖音面臨后來者的進攻。特別是高德近期上線“掃街榜”,從內容切入到店消費場景,而這恰恰是抖音當年走過的老路。
在此情況下,抖音除了想辦法迎戰,更需要找到一塊門檻高、規模大、利潤豐厚、格局不容易被撼動的市場。而金融,恰恰符合這樣的特征。
從近期動作來看,抖音不再尋求以排他手段來發展金融,而是主動出擊,一邊發動地面戰爭,一邊拓展線上,拉攏蘋果、大型線上商城等合作伙伴;同時,又拿出真金白銀的補貼,吸引用戶使用。
與廣告、電商、本地生活等賽道相比,金融賽道的門檻高得多。尤其是“出口”側,在嚴格的牌照管理下,企業涉足這類業務必須慎之又慎;局外人就算有心,也很難打一場閃電戰。
抖音雖然晚于阿里騰訊,但也在這塊市場耕作了四年之久,牌照資源也相對齊全。沿著“大力出奇跡”的路徑,把金融板塊做大做強,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選擇。
03
但抖音想把金融業務做大,僅靠地推、結盟、補貼這三板斧,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如愿。
過去幾年,抖音金融動作不少,資源投入也算豐富,卻一直位于第二梯隊。關鍵原因是,它始終沒能解決“錢為什么要留在抖音”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用戶把錢留在某一平臺,未必是放在支付錢包,而是留在由支付鏈接的金融服務中。這類服務越多,平臺的“留錢”能力也就越強大。
現階段,抖音金融的兩大場景都不太容易“留錢”:支付充當資金橋梁,而放心借和月付是借錢給用戶。“留錢”主要靠抖音錢包;但由于不能獲得利息,用戶也沒有動力把錢放在里面。
抖音之前沒有涉足理財,或許是由于缺少牌照。比如,要做“余額寶”,就需要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但對于資金雄厚的抖音而言,這一問題通過收購并不難解決。有了自己的理財產品矩陣,抖音金融才能在支付之外,構建更穩固和龐大的業務基本盤。
抖音現在做理財,固然比支付寶、抖音晚了快十年,但也并非沒有機會。
從外部環境來看,銀行定存利率一路走低,甚至出現零利率,理財需求得不到滿足。余額寶這類貨基理財產品,雖然回報率早已不如當年,但在其他產品的“陪襯”下,反而是比較靠譜的選擇。
對于大多數普通人而言,理財的“保本”追求遠大于獲利;把錢放在貨基,遠比投資股票穩當得多。對于高凈值客戶而言,理財選擇變多,同樣具有價值。
一般人理財,從來是哪里利息高,就把錢放在哪里。抖音只需要以補貼等方式,提供更高的回報,就能吸引用戶紛至沓來。
抖音對于金融產品的拉新,從來不吝嗇。在消費貸、現金貸等產品中,針對較大額度的貸款,其三個月的優惠力度可達上千元。倘若將這些補貼用在理財上,很容易吸引用戶。除了“挖角”其他平臺,抖音支付的老用戶也可以轉化為理財新人。
倘若把這塊業務做起來,抖音有望獲得豐厚收入。
參考螞蟻招股書,截至2020年6月30日,螞蟻集團旗下平臺促成的資產管理規模為4.1萬億。同年上半年,螞蟻理財科技平臺收入高達112.83億元。
放在更長遠的視角下,抖音也有機會借著做理財,真正沖進支付*集團。
相比之下,在大多數人眼中,抖音支付仍是抖音的配套設施。抖音做了很多努力,特別是這次入局線下收單,但都是圍繞支付做文章。
事半功倍的方法,是做出類似余額寶的給用戶賺錢的產品,逐步培育在抖音理財的心智,并借助豐厚的補貼,讓用戶主動傳播、二次拉新。
抖音金融補齊理財場景,其實也是在補齊產品心智和用戶認知。完成“補課”后,抖音支付才有了躋身*梯隊的用戶根基。
如今,抖音也需要打一場這樣的戰役。
“大力出奇跡”固然重要,但推出“余額寶”、四兩撥千斤,同樣是抖音金融值得選擇的打法。補齊這塊短板,抖音金融將具備和螞蟻、騰訊掰手腕的實力,并讓新BAT的三巨頭格局更加穩固,更難以被其他企業撼動。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